洗衫與嘆咖啡看似風馬牛不相及?於上環新開設的自助洗衣店,便開創了本地先河,結合咖啡元素,除了讓人更享受洗衣時的等待時間,更希望把店子打造成一個舒適的空間,凝聚社區。


型格洗衣店
男店主Katol本是平面設計師,亦是本地街頭藝術組織Start from Zero的創辦人之一,擅長木材創作。其家人一向在上環經營洗衣店,最近計劃開設分店,便想到在新店加入咖啡元素。「香港現時有很多自助洗衣店,但大多都不會注重室內設計。在上環區,洗衣店具有發展潛力,可經營得更特別和型格。找來Otherway談合作,她又願意配合我這瘋狂的想法,故一起開了這店子。」女店主Otherway是多媒體設計師,當聽到Katol說起這點子時,已感到非常有趣。「我本身熱愛咖啡,咖啡已成為我生活的必需品,亦喜歡到訪不同地方的咖啡店。洗衣店與咖啡店結合,在世界各地十分常見,但香港卻沒有這類店子,於是便想把這意念帶到香港。」店內的細節設計,均由Katol一手包辦。「設計以木作主要材質,可予人溫暖的感覺。我亦很喜歡美國的街頭文化,當地的自助洗衣店常採用黑白地板,這兒也加了這個元素。外國的小店店主皆會花心思在每個角落,我希望可把自己喜歡的設計元素加到店裡,打造成一個更具風格的地方。」


悠閒代名詞
究竟咖啡與洗衣之間有什麼共通點?結合後又有什麼化學作用?Katol認為,咖啡是放鬆及悠閒的代名詞,等待洗衣時,也希望人們可放慢生活節奏,因而咖啡是個適合放到洗衣店的元素。Otherway則補充:「在洗衣店洗衣服時,你會有等待的時間,為何不把那等待的時間變成享受的時刻?其實可一邊看書、飲咖啡,而不是百無聊賴的等候。」除了為生活帶來調劑,兩位店主亦希望店子可發揮另一作用。「這個舒適的地方,可讓你在飲咖啡、洗衣服時與鄰居混熟,趁機聊天交流,成為一個凝聚社區的平台,這亦是店子的一個特色。」

迎合地區需求
Otherway指,店子設於上環區,區內有很多高質素的精品咖啡店,因而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有競爭才可令自己進步。為了迎合上環區居民和遊客對咖啡的要求,他們亦嚴選具特色的咖啡豆,有別於一般連鎖店常用的深度烘焙咖啡豆,他們選以偏帶果香的本地烘焙淺炒咖啡豆。由於店子主打外賣,未能提供大量選擇,因而餐牌上的項目,是經篩選、較精要的咖啡款式。除了較普及的Americano、Latte、Flat White、Cappuccino,也提供特色咖啡如Coffee Tonic和non coffee飲料,如朱古力。Coffee Tonic以double espresso加上tonic water,由於咖啡本身較淺炒和帶果香,再撞本身帶酸甜味的tonic water,帶來啤酒般的層次口感。她亦推介Flat White,由於奶的比例較低,更能嚐到咖啡豆本身的香味。談起店裡的咖啡,Katol指,咖啡杯的設計亦會加點新意思,如咖啡杯的杯身也是一個展示藝術作品的媒介,最近便找來了本地漫畫家門小雷畫上店子附近的街景,希望可定期與不同的本地設計師合作,既展示更多本地藝術作品,也令杯子更具收藏價值。
TEXT:TRACY
PHOTO: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