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初期,不少公司、學校,甚至政府機關也採取「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模式,讓社會繼續維持最大限度的運作。在那段時間,相信很多家長也相當頭痕,既要教導小朋友功課,又要適時讓他們安全地放電,實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澳洲一位攝影發燒友Andy Rovenko就想出一個救世Project──讓女兒Mia變身成小小太空人,在停頓的城市中找出不同場景拍攝,Andy表示:「其實女兒不太在乎攝影的部分,她只享受到處跑、探索不同的環境和物品,也很享受不停向我發問。」所以實際上,Andy只能把握數秒之間按下快門的時間,然後得好好向小太空人介紹地球。

限制使更好的創意誕生
居住在澳洲墨爾本的Andy,早前因疫情關係而導致封城,他憶述當時所有父母也在煩惱如何讓孩子玩耍,只因遊樂場都被關閉,而且很多地方也受防疫措施限制。最後他急中生智,因為女兒對於外太空非常着迷,所以他與妻子便為Mia做了一套太空人服裝,日常所到之處都成為太空遠征的場景:「要拍攝出超現實的感覺,使用中景(medium shot)鏡頭比一般電話拍攝的距離要好。」
看到Andy所拍攝的場景,可能是荒蕪的草地與海邊,或者是空無一人的街道及日常生活場所,要找到適合拍攝的地方困難嗎?「其實我們不是抱着一定要拍到照片的目的才外出,而是想探索一些新地方,看看有沒有機會拍到照片。」他解釋,有時一些地方能拍下數張照片,而更多時候是一張照片也沒有拍到。這個因疫情而意外誕生的攝影計劃,初時只鎖定以家為中心的5公里距離,只因為Andy認為有限制才能推動更好的創意:「這個限制令我們在平常的地方創造出新的故事,像是巴士站或洗衣店,令整件事更為有趣。」


把地球變成超現實太空
Mia的太空人系列照片的共通點是自然和荒蕪,在技術層面而言,Andy表示「自然」是他的課題:「盡可能使用自然的環境光,使照片看起來更真實、更像我們肉眼看到的地方,而不是從照片中創作出新場景。」不過,另一個因素Andy也坦言,實在很難讓一個4歲的孩子定下來,所以也沒有很多時間讓他設置燈光。
此外,對比起調色和濾鏡,Andy更喜歡菲林的顏色:「它有與眾不同和獨特的模樣。」更多時候,他只會在需要時處理曝光問題,其他便是菲林留下來的驚喜。

旅程比目的地重要
「不要有太多的計劃,享受它帶來的快樂,有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情便是額外獎勵。」對於未來的計劃,Andy並沒有想太多,認為旅途的過程比目的地更為重要。同時,不少人也喜歡嘗試解讀照片或藝術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和意思,而Andy則表示喜歡讀者在沒有作者的前題下,對作品作出個人解讀:「我向不同人解釋照片,也會有不同的說法。」其實每一個人的理解對他們自己也是正確的。
Andy在訪問的最後提及,從前與妻子曾到訪香港旅遊,希望在疫情過後回到正軌時能帶Mia到訪:「希望能讓她到處探索這個神奇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