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潮吃「馬拉鍋」

2020-11-09

火鍋不外乎是將生料切好,放進熱湯裡煮熟,做法簡單,毫無技巧可言,甚至曾引來食家蔡瀾狠批:「讓火鍋消失吧!」 雖然火鍋看似簡單,但卻能演變出世界各地千萬種形態。現時香港火鍋店多以港式、台式、日式和重慶火鍋為主,吃慣了,還是會心癢想試其他。今個火鍋季節,一於帶大家認識少為港人熟悉的馬來西亞火鍋,以後吃火鍋又多個「鍋」心選擇。 

車上 “”Lok Lok””

香港人大多喜歡在室內吃火鍋,相約親朋好友在窩居或餐廳內「圍爐取暖」。馬拉人則剛剛相反!「火鍋是馬來西亞的路邊大排檔小食,大馬人稱為 “” Lok Lok””(樂樂)。火鍋車仔檔會停泊在路邊,車上放滿各式火鍋配料,周邊則放置了不斷翻滾著的小熱鍋,把挑好的配料放進鍋內煮熟,然後直接站在路邊享用。」馬來西亞華僑 Kelvin 說。亦有部分是大排檔式,檔口會提供座位,食客從檔口自取配料後,在餐桌上煮熟,坐下來慢慢享用。不過馬來西亞屬炎熱潮濕的赤道性氣候,即使冬天,氣溫亦不會低過 20° C,既然毋須取暖,為何馬拉人仍然會為這室外的火鍋文化著迷?「本身已經習慣了炎熱天氣,熱已並不是問題,因為站在街邊可以感受陣陣涼風,而且吃火鍋是志在與朋友歡聚談天,尤其是一大班人去完派對後,火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馬來西亞車仔檔 Lok Lok。
手打九雲丸 $98

(右)紅咖喱鯪魚丸夠彈牙,咖喱辛香剛好中和鯪魚的腥味, (左)馬拉盞蝦丸將鮮蝦及蝦乾融合,鹹鮮爽彈。

(前)美國頂級牛小排 $258、(中)牛胸爽 $88、(後)西班牙頂級羊肉 $198

精髓在醬汁
“Lok Lok” 的食法與串燒相像,不過由「燒」變成「淥」。將火鍋配料切成細件後,以竹籤串起,再放進湯底內,燙熟後沾上醬汁享用。「配料以丸類及肉類為主,湯底不會特別講究,普遍是清湯、雞湯或清水,十分家常。因為馬拉人會將重點放在醬汁上,甚至乎是為了醬汁而吃 “Lok Lok”。」醬汁選擇繁多,如沙嗲醬、冬蔭公醬、酸辣醬、叻沙醬、三拜蝦米醬等,五花八門,非常惹味,食客亦可按喜好「混醬」,調配專屬醬汁,令平平無奇的配料生色不少。 吃罷,店員會根據竹籤的數量和籤尾的顏色結帳。由於這平民美食每串也不過是約港幣 2 元,價廉物美,難怪馬拉人每次吃至少十多串才肯罷休!

(前)自製九雲餃 $88

分別將巴東牛肉及泰式肉碎製成餡料,前者一咬爆汁,後者酸香醒胃。

沙爹朱律

馬來西亞沙爹醬聞名於世,將花生醬混合花生碎、咖喱香料、小辣椒、糖等超過十多種材料製成。當地人會以沙爹醬熬煮成濃稠的火鍋湯底,稱為「沙爹朱律」(Satey Celup)。

沒完沒了的湯底

“Lok Lok” 的湯底會一直翻滾著,即使換了新一批食客,仍是會用同一個鍋和湯底。所以當配料煮熟後,只需抓著竹籤的尾部取出便可,毋須用其他餐具,吃過的配料也不可再次放進鍋內翻煮,以免湯底被唾液污染,確保衛生。

新派體驗
香港火鍋店林立,卻甚少採東南亞風味,Kelvin 於是作出一個大膽嘗試,將馬來西亞的特色火鍋放諸於港式的精品火鍋上。這裡的娘惹喇沙湯底用南薑、香茅等多種香料打磨成醬汁,再煮至出油,加入椰漿和雞湯熬煮,質感濃稠,香濃惹味,最適合加入冰豆腐同吃,豆腐「索」 滿湯汁,滋味無窮。福建肉骨茶湯底則以中藥包及豬骨熬煮,藥材味濃,帶點甘甜,最適合冬天進補。手工配料全部新鮮手製,當中不乏東南亞名菜,如紅咖喱鯪魚丸、巴東牛肉餃等,創意十足,啖啖充滿驚喜,為秋冬帶來新派火鍋體驗。

越南扎肉 $48

從越南入口,每片厚切,口感豐富。

(前)香茅斑蘭茶、(後)青檸梳打

流行於東南亞地區,具有清熱功效,中和火鍋所引起的熱氣。

福建肉骨茶湯底 $298

肉排軟滑鬆化,滲滿湯香。

娘惹喇沙湯底 $298

加入鮮蝦一同熬煮,為湯底注入鮮味。

九雲居
地址:跑馬地奕蔭街13-15號景怡大廈地舖
電話:5969 1955 
時間:星期一至五 18:00-23:00、星期六及日 12:00-23:00

Kelvin

「九雲居」老闆

馬來西亞華僑,在香港經營馬來菜 餐廳,致力將家鄉口味帶來香港。

TEXT:ELIM
PHOTO:NI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