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溫書畫心臟 理科生的另類學習卡藝術

2019-07-17

什麼人喜歡畫心臟、腦袋、牙齒結構、細胞?別緊張,這未必是什麼特殊喜好,可能他是一位理科生,畫人體結構其實是在溫習功課。不過香港小女生Karol畫心臟畫到變成插畫、postcard 和精品,更連台灣、外國學生都喜歡,畫作果然可以超出語言,即使是人體結構圖。

(努力手作IG)
(努力手作IG)
動物細胞切面圖。(努力手作IG)
連DNA貼士都有,考試可唔可以就咁貼上考卷作答?(努力手作IG)
眼球結構圖(努力手作IG)

溫書唔洗死背
打開Karol的IG「努力手作」,一大堆刺繡或手繪的人體器官,真實又帶點可愛的風格,叫人引不住想笑。「我中學和大學也是修讀生物,DSE考試要畫器官,畫錯了會扣分或無分,唯有常常練習。」誰知Karol愈畫愈起勁,除了人體器官,她還畫物理、化學的方程式,例如安培右手定則(Right Hand Grip Rule)、 弗萊明左手定則(Fleming’s Left Hand Rule),風格同樣可愛。加深記憶不用死背書,溫習也多了點樂趣,更令Koral年紀輕輕便創出自己的手作品牌。

文科人表示,咩係「弗萊明左手定則(Fleming’s Left Hand Rule) 」?(努力手作IG)
「安培右手定則(Right Hand Grip Rule)」襟章。文科人表示:呢個定則到底有咩用㗎? (努力手作IG)
(努力手作IG)
連外國的學生也喜歡Karol 的人體結構插畫,買來Postcard幫助溫習。(studyholmes IG)

個腦畫錯咗?
除了在本地市集擺檔外,Karol也曾到過台灣擺檔,還遇上又好笑又尷尬的經歷。「擺檔期間,有位台灣男生走來跟我說『你把腦袋畫錯了。』我非常緊張。原來他是位醫科學生,對腦部結構十分熟悉,他指正我那裡出錯。後來我再畫『腦袋2.0』,我畫好後傳給他看看是否正確。」Karol提起也大笑不止,果然是理科人才能理解的話題。

其實這類學習筆記,在外國也十分流行,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400多萬個標示着「#studygram」的帖子,不少外國學生也會做類似筆記,連數學科、英文科等也有,不過都係畫人體器官最吸睛。

細胞線粒體非常可愛。 (努力手作IG)
畫人體器官也有不同風格,哪種會令你容易記入腦?(studyholmes IG)
要了解藥物怎樣影響身體?化學系學生也可以畫圖來幫助自己溫習。(studyholmes IG)
讀這款筆記絕對比讀教科書有趣。(chloestudying IG)
TEXT:Ching
PHOTO: 努力手作IGstudyholmes IGchloestudying I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