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海洋生物聚腳好地方

2017-08-29

昔日的海床美景早已不在,持續破壞,恢復也不容易。事實上,香港有三面環海的天然優勢,海岸線長達325公里,島嶼數量眾多,如此的水域優勢,有條件孕育豐富的海洋生物及物種。

香港造礁石珊瑚數量絕對不少,多達84種(加勒比海只有60多種)。

很多人誤以為珊瑚是植物,事實上牠是動物,晚上會伸出觸手捕食,吸取營養。圖中的角孔珊瑚,外形優美。(Dickson攝)

海岸優勢
說來厲害,香港的海洋生物近6,000多種,佔中國海域的26%,「相對中國來說,這個數字一點也不低。」參與多項海底基線調查及關注海洋保育的Dickson解釋,物種之多,因香港有天然優勢,三面環海,長達325公里的海岸線,此其一;其次是香港海洋的東西面水質不同,有助孕育更多類的海洋生態,西面海近珠江河口,海水長期呈啡黃色,加上夏季雨量高,令海水鹽度降低,只有千分之二或三左右(一般海水鹽度達千分之三十五),令西面海發展成河口性環境。相反,東面的西貢,水質好,鹽度高,呈海洋性環境。

加上香港島嶼達200多個。「島嶼及石排,是生物聚腳的好地方;相反,大海洋因沒有這些聚腳點,海洋生物十非稀疏。」Dickson說。

柳珊瑚的顏色十分鮮艷。(潛水歷險會提供)

水底裡的熱帶雨林
談海洋生態,不得不提珊瑚。「香港珊瑚大概分為四類:石珊瑚(細分為『造礁』及『非造礁』)、軟珊瑚、黑珊瑚及柳珊瑚。造礁石珊瑚擔當重要角色,建立重要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海洋生物前來寬食及孕育生命。」專注研究香港珊瑚的中大講師Apple打了譬喻,指造礁石珊瑚群落好比海底裡的熱帶雨林,吸引不同的哺乳類動物、鳥類、昆蟲前來棲息;而(?)非造礁石珊瑚群落則能吸引大量海洋生物如脊椎動物(如魚類)、無脊椎動物(如海蛞蝓、八爪魚、章魚等)、節肢動物(如蝦、蟹等)、軟體動物(蜆、螺等)等。

崔佩怡博士(Dr.Apple)為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專注研究香港珊瑚,包括珊瑚生殖、珊瑚群落生態研究等。
黃志俊 (Dickson),參與多項海底基線調查、珊瑚狀況監測等工作,關注海洋保育,近年參與救救龍尾行動。
#571
TEXT:RENEE WU
PHOTO:受訪者提供、部分為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