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會否偶爾想到從前的自己?
長大後的你,仍在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稜角早被磨平?
每當獨處的時候,我們或許會這樣反問自己,但並非所有問題都能找到答案。洪嘉豪最近把這些解不開的疑惑放進新歌裡,在「自問自答」中,訴說成長的掙扎。

面對成長的掙扎
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掙扎,《自問自答》這首歌由洪嘉豪親自作曲,也是他的內心自白:「人長大了,很多說話不會輕易說出口,可以說是成熟了,但同時又會感到無論對生活、工作那團火好像熄滅了似的。」他表示,這首歌就像是自己與自己對話,反覆問一些似乎沒有答案的問題,「人會自問自答,多數是在不如意時,例如會問:『為甚麼會這樣?為何偏偏是我?』最終可能沒有結論,但能透過沈澱,學習面對自己。」
從沒轉型
雖然《自問自答》是一首抒情歌,但嘉豪希望在簡單的編曲上加入獨特的聲音元素,而他選擇了仿似心跳聲的聲效,就好像人在很安靜的環境下,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呼應歌曲主題。
他表示,今年的音樂計劃以聲音作主題,每一首歌都會有特別的音樂或聲效元素。上一首《我說不可以》則是Synth-Pop風格,加入了瑞典的電音元素。曾聽過有人說,認為他的音樂風格轉型了,但如果有細心留意,收錄在他第一張EP的《表情符號》已嘗試了電子風格,而出道至今,嘉豪雖不算多產,但他的作品已涵蓋了輕快抒情到電子音樂等多種風格,他說:「我是聽抒情歌長大的,同時亦十分喜歡電子音樂,所以這兩方面都成為我創作的方向。為了將來推出大碟,甚至為舉辦音樂會作準備,所以我希望歌曲可以保持多樣化,令我的作品整體看來更豐富。」

聲音與音樂
嘉豪對聲音特別敏感,因為入行前曾在演藝學院修讀聲音設計。他表示:「讀書時學到的是將聲音與音樂分開,兩者可以毫無關連,但開始創作音樂後,我覺得聲音與音樂在某程度上是有關連的,因此很想將自己學到的,加入創作之中,讓聲音與音樂融合。」而其學習背景對他的音樂創作更有很大的幫助,「除了在做音樂時懂得運用不同的音樂軟件外,錄音的時候,也會接觸到很多器材及軟件,還有很多專有名詞,這些都是我修讀聲音設計時已認識的範籌,令我跟音樂人溝通時更方便,也更容易表達自己想呈現的效果。」
嘉豪自知擁有如此優勢,所以他每次都會盡100分努力,把音樂做好,「作為歌手,我最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得到大家的認同,而現階段的目標是推出個人大碟,但首要是有足夠的作品數量,在我心目中對專輯已有一些概念,希望明年有機會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