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極簡主義蔚然成風,衣飾、家具、科技產品都力求簡約,化繁為簡的精神,滲透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起初看內地攝影師謝燮的作品,會以為他是一個鍾情黑白攝影的創作人。一席訪談,才發現原來黑白之於這位年青人,只是去蕪存菁的一種表現手法。城市與街,皮鞋、情侶和公路,在極簡的境界裡頭,黑白並不是唯一。

攝影師,也是思考者
「我喜歡拍城市街頭和旅行人文,玩攝影5年多了,目前還不是全職攝影師,不過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單看作品,大概幾難想像原來作者並非全職攝影師。很多人說,這年代人手一部手機,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大大開闊了攝影的維度與可能性。謝燮年紀輕輕,拍出來的相片卻帶有一份大師的氣魄,構圖、佈局和色調層次,通通都不是隨手一按快門的神來之筆。
「我覺得黑白攝影的前期永遠比後期重要。想拍出一張好的黑白作品,那必須要在尋找和選擇場景上下功夫,就是說在按下快門之前,就得大概猜測到在你面前的這個畫面調成黑白後會是什麽效果,而不是等到拍下來後一鍵黑白就完事。」

同一張相片,你又認為彩色和黑白哪一種效果更好?彩色版本中,黃色的斑馬線呼應著橙紅色雨傘,色彩本身就帶著故事。

黑白得。彩色,亦得。
很多人透過極簡黑白相片而認識謝燮,但謝燮坦言,他並不是黑白的「死忠」。黑白於他,只是為了極簡而服務,事實上,有時候色彩更能做到他心目中的畫面效果,拍攝就是要學懂靈活變通。「黑白攝影並不是一種固定的風格。我一般會在城市街頭作品中選用黑白效果,因為這樣會使繁亂的街頭場景更加的簡潔,也可以說我在極簡風格上會更加偏向於黑白,因為黑白效果會更純凈。」

愈簡單,愈難做
謝燮補充,在創作極簡相片上,黑白並非萬試萬靈的工具。「有些照片調成黑白,反而會令畫面的構成扁平化,效果平庸,甚至顯得空洞。」一張好的相片,其實還有主題、構圖、佈局與氣氛上的營造,儘管極簡主義有著「簡約」之名,但創作人都一定知道,愈簡單的東西,愈考功夫。

謝燮對黑白相片有深刻透徹的理解,卻謙稱黑白攝影非個人強項,稱得上專長的,是極簡攝影。在極簡的大前提下,他對色彩運用抱持開放寬鬆的態度,絕非非黑白不可。

黑白不「失色」
黑白相片在這個年代,多少帶著一點文化符號與涵義。有人每當看到黑白,就會喚起塵封的童年回憶,緬懷昔日老香港的花樣年華;有人認為減去顏色的相片,在這個萬紫千紅的花花世界中。難免顯得勢孤力弱,難以吸引眼球。謝燮認同黑白確實是會帶有一股復古浪漫情調,但他很清楚明白,這並非他拍黑白照片的目的。「我調成黑白主要是在某些場景,黑白會加強畫面的明暗對比,提升質感。」

可是,一般讀者都偏好色彩繽紛的畫面,黑白照片相對來說會比較「失色」嗎?「黑白攝影也有其過人之處,在我眼中,其表現力與感染力之高,擁有著彩色攝影所不能比擬的藝術威力。」謝燮誠言,不得不承認在玩極簡攝影之路上,定必會繼續拍下大量的黑白相片,大可視為對黑白攝影藝術的崇敬之情。
他總結:「相對彩色攝影而言,黑白攝影更具有象徵性,意象單純,提供極大限度的想象空間。在我眼中,黑白攝影就像是一位與彩色攝影平分秋色的角色,各自帶有鮮明的特點和質點,且看攝影師如何運用,如何解讀而已。」

今天開始試著做!極簡攝影心得
「一個極簡的攝影畫面,因為元素非常的少,如果想要作品更有張力,就必須要有一個具有說服力的點,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利用各種線條和光影效果給畫面制造視覺沖擊力。」謝燮道。
關於攝影,謝燮有個習慣,在拍下照片之前一般都會先有一番思考。「當下按快門的動機是?是光影製造出來的立體感?還是線條製造出來的視覺衝擊?」正因為清楚了解每一張相片的動機和用意,故在色彩上就有更果敢明確的決策。「若想表達出線條與光影帶來的視覺效果,我就會把畫面調成黑白。目的是,將周遭的干擾元素減到最低,讓主題一枝獨秀。」

Text: 一樹
Photo: 謝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