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梁柏堅烏克蘭相展 記錄戰火背後平凡中的不平凡:守住是不認輸的心態!

俄烏戰爭逾一年,停火之日仍然無期。前灣仔區議員梁柏堅,早於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即抵達波蘭與烏克蘭接壤邊境,親身紀錄及見證歷史,於當地逗留數月持續觀察、拍攝離家者、救援組織和各國義工的情況。他直言自己不是十分勇敢,但希望對關心的議題,在戰爭發生下看著這些去或留的人和事,很想努力去記下來。

「我們沒有做錯,為何不可以留下來。」

這兩次在烏克蘭與邊境的觀察,梁柏堅用鏡頭了解戰火中烏克蘭人,遇上不少經歷、他們的去與留,及記錄當地人的生活,憤怒和不認命。一直從事攝影師工作的梁柏堅,因去年離港實踐海外攝影計劃,在法國準備採訪總統大選期間,到周邊國家遊歷。原本也計劃到訪波蘭,沒想到真的開戰,梁柏堅決定照原訂計劃前往當地,於開戰第二日,便在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落腳,每天花七個小時來回波蘭與烏克蘭接壤邊境。

在戰火下,烏克蘭人如常出外開店、超市採購、上班,這些平凡事卻變得不平凡:「生活不可能是頹垣敗瓦,總要有值得留下來的事,日常生活也要過。」以外來人身份觀察他們如何努力過生活,好好營運一個城市:「只要有店鋪開,有人出外,大家互相望住知道大家都喺度,也會有多點勇氣去維持日常生活。」

「面對恐懼他們十分勇敢,擁有不認輸的心情。」在波蘭,看到離家者與家人失聯、民間救援組織的集結與離散,甚至是烏克蘭人回流返國,每個去或留的決定也不容易,他們知道留下來付出很多代價,但為何仍選擇留下?烏克蘭人有種不認命的態度:「我們沒有做錯,為何不可以留下來。」他們有句話常說:「我們要開心,他們(俄羅斯)見到我們開心他們不開心我們就更開心。」堅守住一個地方好好生活,就是對敵人最大的報復。

亞洲臉孔拍攝遭到阻撓

戰事初期,仍未有很多亞洲記者到當地採訪,亞洲臉孔顯得很突出。梁柏堅拍攝時曾遭到阻撓,甚至被當地人懷疑身份。「當一個外地人拿相機拍攝或遊走時,很多人焦點都會在你身上。」梁柏堅固然理解他們的憂慮,畢竟戰事正在眼前。「當時也是戰事初期,可能只是幾街之隔,俄軍就要佔據首都。他們真的很害怕。」

從遊樂場變成每日在坦克車中遊玩度過。

從遊樂場至戰場

數月後梁柏堅再到烏克蘭基輔,繼續他的拍攝計劃,見證俄烏戰爭一周年。「生活在每日都響兩、三次警報的烏克蘭,你又可以如何度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感受到他們的堅毅,於當地很日常的風景,就像在基輔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對開的廣場,「那裡擺放了幾架戰敗的俄羅斯裝甲車,是戰勝時刻意當街示眾的,當地人就這樣天天路過看到,甚至成為一個景點會去打卡。」他拍下幾個爬到車上的小孩,那兒成為他們的另類遊樂場。

背後為烏克蘭的徵兵廣告。

梁柏堅指本來未有計畫做展覽,但今次藉此機會重新審視自己作品,發現自己拍攝最多是小孩子的畫面,他們未必理解戰爭和逃難的背後意思,但看到他們的表情、反應也十分簡單直接。在火車上的少女隔著車廂的玻璃,以為他是韓國人給他心心手勢,展露明亮的笑容。「當下未必可整理太多思緒,現在重看照片會發現不少細節,如受傷軍人手上拿著的聖誕禮物趕著過節、而原來廣場紀念牆上這些犧牲軍人比我還年輕。」

戰爭背後,能好好生活或許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火車上的少女隔著車廂的玻璃,以為梁柏堅是韓國人,給他展示心心手勢。
在波蘭,戰爭初期舉行的遊行活動。
今年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於陣亡者紀念牆前獻花的人默默流淚。

即日起荔枝角 Artellex 舉行名為 「WITHSTAND」的烏克蘭相展,展出梁柏堅在兩次到訪波蘭和烏克蘭的所見。此外,他將舉行分享會,邀得「誌」傳媒創辧人關震海擔任主持人,透過照片分享在烏克蘭的經歷和感受。現場更有多間獨立書店,寄賣烏克蘭相關的書籍,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場購買!

「WITHSTAND」烏克蘭相展
日期:即日起至5月19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1:00 – 19:00
場地:Galerie artellex
地址:九龍長沙灣長義街 2-4 號新昌工業大廈2/F 204A室 (大廈入口在長順街)

「WITHSTAND」分享會
日期:5月5日 (星期五)
時間:19:00 – 20:30
場地:Galerie artelle
費用:$100

Text:Twinkie
Photo:Galerie artellex、pakkin_leung

俄烏戰爭逾一年,停火之日仍然無期。前灣仔區議員梁柏堅,早於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即抵達波蘭與烏克蘭接壤邊境,親身紀錄及見證歷史,於當地逗留數月持續觀察、拍攝離家者、救援組織和各國義工的情況。他直言自己不是十分勇敢,但希望對關心的議題,在戰爭發生下看著這些去或留的人和事,很想努力去記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