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因為想減碳,提倡不殺生,希望下一代都可以享受你和我現正享受的空氣。」林嘉欣(Karena)堅定不二地說。去年澳洲山火焚燒近半年才被全數撲熄,至少 5 億動物因此喪失性命,喚起了全球關注氣候暖化及碳排放問題。大家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轉載相關新聞,呼籲減少進食牛肉,甚至轉食素,減少碳排放,不過現實中難以持之以恆。曾經無肉不歡的 Karena 近幾年也為著保護環境,轉為全素飲食,教身邊人驚訝她那份堅持。在她而言,成功之道在於順其自然,別勉強自己一步登天,逐少地改變生活習慣。
從 Green Monday 開始
Karena 的丈夫幾年前身體出現三高問題,開始轉為素食,也成為了她踏出茹素第一步的契機。「開初要為他預備素午餐,接觸多了,我也開始每星期茹素一日,其餘日子仍可吃肉,心態上不會覺得要捨棄很多。根據統計,每星期一日茹素,每人一年可救 66 棵樹,只是改變少許生活習慣,就會為環境帶來很大幫助。」從微小行動開始,讓身心慢慢適應素食生活,感受茹素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步向全素生活,「茹素前經常欠缺精神,拍戲時吃過飯盒後會 眼睏,工作效率較低。後來因為多吃了蔬菜,腸胃和皮膚都有所改善,精神比以往充沛,不會因茹素而感到吃力,後來茹素日數增多,最後變成全素食。」

素食不再單調
對大眾而言,茹素選擇比肉食少,錯覺素食只有菇炒菇、菜炒菜,因款式納悶而對茹素卻步。Karena 起初接觸素食時也為此費盡腦汁,刻意翻閱純素食譜書,研究素菜式的變化。近年新豬肉、新肉絲及新餐肉等植物肉大行其道,成為了她更願意投入素食生活的助因。「因家人是肉食者,以往晚飯時,我自己分別有一碟素食,難以一家人分享,感覺好孤單。這兩年家中雪櫃總會有幾包新豬肉,因其口感與豬肉相似,我會視它為真豬肉般烹調,製作新豬肉煎蓮藕餅、新豬肉釀青椒、雪菜新肉絲湯米⋯⋯變相有很多選擇。煮出來放在飯桌上,家人也不覺沒有肉的存在,樂於一同分享。」 素食生活從此變得精彩。

純素生活 不止於食
身為 Green Monday 大中華區大使暨綠色生活策展人,Karena 致力推動綠色生活,她向我們分享純素生活,其實不單限於飲食,「例如 Stella Mccartney 十幾年前已提倡 “No Fur, No Leather”,改用人工皮製作服飾,近年也有好多衫和袋用菠蘿皮或椰子皮製成。整個時裝生態都在慢慢改變,希望事情能具持續性。自己身為一個消費者,購買前會認真考慮是否支持商品背後的理念,而非盲目購買。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一個行為前三思,建立環保意識,便會發現其實 go green 不太難。」
PHOTO:NICK
Make up:Will Wong
Hair:Bart Choi @ il Colpo
Venue:K11 AR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