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林一峰 規矩外的人

出過食譜,寫過旅行故事,迎來出道15周年的林一峰,最近推出新書《歌裏人》,回歸最為大家熟悉的唱作人身分,以音樂行業作為出發點,觀察整個社會的變化。

面對實體過渡到數碼的轉變,話題性變得比內容重要,為了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所有事情都好像漸漸失真。對於這種時代趨勢,林一峰卻堅持不被潮流牽著走,唯有誠實地對待自己,才能純粹地寫出有質地的創作。這是林一峰對創作的堅持,也是對年輕創作者的肺腑之言。

何處尋真實?

自從1997年寫過第一首歌,林一峰在過去的21個年頭,沒有停低過創作的步伐,最近推出的個人第八本著作《歌裏人》,就以大家最為熟悉的唱作人身分,以音樂作為切入點,講述自己對社會的各種看法。以為這是為了紀念出道15周年寫成的作品,一峰卻笑言跟此毫無關係,純粹希望透過新書,分享自己對整個世界的觀察。

隨著時代轉變,科技變得愈來愈發達,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都面對著從實體過渡到數碼的衝擊,活躍於不同媒界的一峰,對此也有深切體會。「無論是雜誌、報紙、唱片,全世界的媒體工作者,都在適應著數碼化帶來的轉變。這本書圍繞的主題,就是世代變遷的連帶思考,以前很有重量、具有參考價值的事物,現在變成怎樣呢?我想以一個大家較易理解的角度,道出這種轉變背後的社會學。」

規矩以外的人,一定要很誠實。

在講求話題性多於內容的年代,主導權也落到用家手上,但林一峰卻堅持不被潮流牽著走,創作的本質還是要以「真實」行先。「Bob Dylan曾經說過:『規矩以外的人,一定要很誠實。』,其實現今的所有人,都是規矩以外的人,所以一定要對自己誠實。從我寫第一首歌開始,我就堅守著這個信念。如果市場流行甚麼,你就去做甚麼,將會死得很快。創作跟商品掛勾的話,也會變得不再純粹,生命力並不會長久,最重要的是先做好一件真實的創作。」

現今世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媒體,資訊也不再像過往般集中。對於真實性的追求,一峰對此有亦番見解,並奉勸各位懂得獨立思考。「真實性並不在於事件本身,而是關乎大家的判斷力,切忌盲目相信,要深入了解事件的背後,請獨立思考。」

恩師典教 理性感性並用

常說創作人「搵食」艱難,創作時跟隨內心而行,但如何能夠維持生計,卻是不少創作人面對的嚴峻考驗。兩者之間該怎樣取捨,一峰就以個人創作經驗作出分享。「現在創作愈來愈容易,但變成生意卻愈來愈難,我自己創作的時候是不會考慮錢,完成後才會從中尋找商業元素。我覺得創作本身需要真實,不應該從生意角度出發,只有純粹,才能令成品有質地。」

林一峰與好友兼其演唱會音樂總監Edward Chan在台上演出。

能在音樂路上迎來自己出道的15周年,林一峰自有他的成功秘訣,關鍵在於懂得信任身邊的人。「這個世界不是只有『ME』(我),而是『US』(我們)。無論創作的時候如何自我,但當作品面世後必須要有團隊幫忙,所以學會信任身邊的人相當重要。」除此以後,一峰也堅持著兩大原則-在創作過程不考慮錢;但推出產品後,一定要顧及商業因素。

面對這種身分上的矛盾,一峰自言感謝在中學時期,遇過鄧天華老師(Miss Teng)和陳淑慧老師,她們的典教讓其一生受用。「Miss Teng是我的音樂老師,即使每次彈奏著同樣的聖詩,也能用不同的和弦演繹,讓我學到不變之中求萬變;教我中文的陳淑慧老師,則讓我學到以理性的角度,去寫感性的事;以感性的角度,去寫理性的事。這個思維不但影響我的文字創作,更讓我懂得活用左右腦,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得到兩位恩師的教化,更令一峰深信,無論怎樣的教育制度,能夠遇到好老師才是最重要。

音樂本身是享受

多才多藝的林一峰,在音樂以外的世界,亦曾參與過不同範疇的創作,多年來總似有著不絕的靈感。「我很喜歡跟人聊天,如果只顧著自己說話,就聽不到其他人的想法。靈感是沒法尋找的,它會自己來找你,就像愛情那般。如果真的沒有靈感的話,就先將它放下一陣子,因為『離開是為了回來』嘛。」

03年開設音樂廠牌「LYFE Music」,近年又連同其他音樂人設立「音樂蜂」,一峰在本地樂壇的推動和承傳,都花過不少心力,不過一峰卻認為現今大眾都把焦點都放到責任身上,忘記了音樂應該好好享受的這回事。「音樂並非拿來責任的,當製作音樂的人背負太多責任時,聽者也會很辛苦,圈子只會愈來愈細。無須每件事情都太多包袱,音樂本身是種享受,當真正享受的話,氣場自然會出現。」

談到對新書《歌裏人》的期望,一峰笑言當然希望能大賣,但更重要的是得到大家的信任,願意購買實體來表達支持。「現在文字上的思想傳達,比美學更加重要,也愈來愈需要深入淺出。將每篇文章結集成實體書,觸摸得到的感覺仍然很美好。我相信未來的創意產品會愈趨精品化,而消費者選擇購買實體,是為了表達一份信任和支持,很多謝大家信任我。」

林一峰

香港土生土長的唱作人、唱片監製、作者、電視節目主持、旅行者,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主修工商管理暨日本研究。從2003年開設自己音樂廠牌「LYFE Music」至今,已經推出17張錄音室專輯,並為自己及其他獨立音樂單位舉辦叫好叫座的音樂會。

TEXT: C LONG
PHOTO: BILLY、受訪者提供、藝術糧倉、三聯出版
VENUE: Common Grou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