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林一峰 用餘生感受世界

翻聽著林一峰的舊作,再細聽他的訪問錄音,一時間想起張學友的某首歌;準確一點來說,是想起了這個歌名:《用餘生去愛》。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我們都控制不了,例如生死。累積了人生的歷練,經歷到親密戰友離開自己的事實,無論以前,抑或現在,林一峰都這麼堅信著:「「非關事件而是看法。」

當下活著的他,除了要用餘生去愛,還想好好感受這個世界,用一生的時間,寫好每一份創作,向聽眾傳達音樂的力量。

「只要仍然活著,每天也值得慶祝。」

用一世時間寫一首歌

跟一峰坐下進行訪問,本來準備要問他舉行演唱會的事情,卻被喜歡透過聊天理解別人的他,反問:「你覺得一首歌要用多少時間寫成?」筆者回答:視乎靈感而定,可能靈感湧現一揮而就。聽罷筆者的答案,一峰徐徐地分享自己的看法。「我會說是用一世時間。好幾首我比較為人熟知的歌,例如《離開是為了回來》,其實都只用了很短時間創作,不過即使動筆寫歌只花15分鐘,背後的經驗和心態卻需花上一世來營造。」

演唱會安排在壽辰劇院舉行,一峰說用意深遠。「雖然場地細小,但更似小型聚會,而且我是首個在此舉行演唱會的歌手,這個地方對我和歌迷來說都很有感情。」

帶著白紙去旅行

正式發佈舉行演唱會的消息前,一峰曾於社交網絡平台以「醞釀15年」來形容這件事,那麼今次的主題,就是要回顧出道以來的點滴嗎?「只談音樂的話很虛無縹緲,需要有個point讓大家認知。創作人並非靠自己說,是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有點老土但還是要講,多謝聽眾將他們的生命和感情,投放在我的音樂之上,讓它成為某些人生命裡的soundtrack,透過這次的演唱會和專輯,正好分享自己多年來在路上的創作。」

一峰走訪世界各地,包括馬其頓、意大利、新加坡等,寫成新專輯裡的12首歌。

喜歡旅行的林一峰,過往亦有不少以””Travelogue””作概念的音樂作品,例如《城市旅人》,《一個人在途上》等,把遊歷時的感覺放在專輯裡。體驗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一峰對旅行的看法也有所轉變。「以前出發時會抱有很多期望,也有很多要做的清單,但現在旅行的方向已經不同,只會帶一張白紙出發,好像這個計劃(演唱會),也是我旅行後才打算進行。當然,不會每個地方都有特別事情發生,有時甚至會很悶,但當中總有得著,而我就把它寫進歌裡。」

首次在紐約灌錄整張專輯的一峰,跟編曲的Chris Connors再次合作。

以蝴蝶比喻生死

談到新專輯裡的作品,一峰拿起隨身播放器,讓筆者戴上耳機,點播他的最新創作,從歌曲裡的音符親身感受,並從旁分享個人的創作靈感。其中一首歌名叫《蝴蝶谷》,以交響樂作為編曲,配合生與死的題材。「當蝴蝶在空中飛舞時,牠們沒有想過落地的那一刻,就是這簡單的想法,衍生出創作概念,然後交由音樂人編曲和監製。這次的專輯在紐約灌錄,幾乎所有參與的樂手也不懂中文,因為我想大家將焦點放在音樂,而非歌詞之上。」

總有路可以行

生與死的課題,每個人都總有需要面對的時候,只在乎時間的早晚。2005年,林一峰曾推出過以「生死」為主題的專輯《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一路走來,現在的一峰如此看待生死:「生死是平常事,我看得很輕,但這並非代表我不認真去看待。我不覺得死亡是總結,作為一個人,要好好認識自己和別人的感情,很多事情要經歷過才會明白,沒有人能告訴你怎樣走,但生命的狀態就是要學會接受,然後前行。」

以隨緣應對生命的無常,是一峰此刻的心境。有點像時下流行的「佛系」?一峰卻說道家思想,才與自己的想法更為接近。「我從小就喜歡看莊子,從莊子的思想我明白到,總有路可以行的道理。其實我一直都是這個想法,《One Magic Day》(2011)也探討過這個主題:『非關事件而是看法』。最近這個月我經常用的點子,是以接受的心態看待,it is what it is,我們不能控制事情,但能控制想法。」

創作帶來的力量

「只要仍然活著,每天也值得慶祝。」訪問期間,一峰如此說著。舉辦演唱會,發行新專輯,對一峰來說的意義,並非為了慶祝出道多少周年,而是更純粹地,跟樂迷享受共同呼吸著的氣息,透過音樂帶給聽眾力量。「其實寫歌的那刻,我都不曾發覺它的力量,能成為某些人生命裡的動力;像那張講生死的專輯,寫的時候只靠心裡的觸動,當這些年頭經歷過不同生死,有時也驚訝為何當初寫到這些作品,所以絕對不能看輕創作力所留下的東西。」

跟聽眾分享自己周遊列國的故事,一峰將其心血結晶比喻為種子。「我從世界版圖的不同地方採集素材,然後把它們帶到紐約的溫室栽種,再把幼苗帶回香港讓它長大。」

聆聽身邊人的故事,將故事的感受變成文字和音樂,將能量轉化成大家容易明白的事情,就是一峰的創作哲學。「如果只為某件事而創作,最終只會停留在那件事情本身。好像歌曲《The Best is Yet to Come》,當初我因失戀而寫成,然而剛巧遇著03年沙士,大家都需要這個安慰,就成為其他人生命裡的一部分。雖然原意有點自我,卻原來說中了其他人的心聲,所以跟聽眾接軌這回事,還真的沒法預計。」

11月舉行的演唱會以《Escape》作為主題,一峰笑言已為觀眾準備來自不同地方的手信。

沒有事與願違

因為內心的觸動而創作,從而演變成生命力無窮的作品,讓一峰感受到活著的力量。然而活著這回事,有時卻令人感到累心,尤其在以金錢掛帥的香港,成功和努力的指標,常常與金錢財富劃上等號。假如你剛好倦極了眼前的一切,不妨代入一峰的心境重新感受。「這個世界沒有事與願違,只有不同情況。遇到困難,就想不同的方法處理,最緊要是要行動,就像莊子那麼說,總有路可以行。」

#626
TEXT:C LONG
PHOTO:NICK、受訪者提供、互聯網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