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本地設計師 將聖誕大餐Menu化身聖誕卡 向他人送贈快樂滋味

2022-12-28

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或以前,香港的西餐廳已有聖誕大餐供應。昔日的港式聖誕大餐,融合了中西飲食文化,不論是菜式名跟煮法,均別具特色。九十後本地設計師阿皓,冀將香港舊日的聖誕節回憶融入設計,於是設計出一系列糅合了聖誕大餐餐單(Menu)元素的聖誕卡。他盼望自己的設計能夠像聖誕禮物一樣,為別人傳遞祝福,「希望大家能透過聖誕卡,將一份『大餐』、一份心意贈送別人。」

印在聖誕卡上的字體、標誌和用色,是阿皓參考過大量昔日的照片、餐紙設計及餐廳的裝潢格局而設計,希望盡量還原餐廳以往給客人的感覺和印象。

四出蒐集資料 重新設計餐牌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昔日市民慶祝聖誕,除了會到尖東欣賞節日燈飾,亦會到餐廳吃一頓豐富的聖誕大餐。設計師阿皓認為這兩項慶祝活動皆是香港聖誕的特色,尤其是港式聖誕大餐的菜式和節目,更是其他地方難以找到。於是,他決定將聖誕大餐的餐單融入設計,至今設計了11款主題聖誕卡。

為了盡量將聖誕卡的設計貼近真實,阿皓花了不少時間做資料搜集,希望了解更多昔日香港的聖誕大餐回憶。他表示:「一來是自己有興趣,二來是設計需要,所以我不時會花時間翻查昔日的報章雜誌,以及翻看舊照片、電視節目和電影,或是從老一輩的分享中獲取資訊,並從中抽出有用的素材作修改,重新設計餐牌。」就連印在卡上的字體和標誌,也經過他精心的挑選,設計充滿懷舊感,令人聯想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阿皓花了不少時間做資料搜集,希望了解更多昔日香港的聖誕大餐回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五六十年代的上環太平館聖誕大餐Menu,共有12道菜,每位索價$7。(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設計靈感 源自昔日餐廳

阿皓最先於2018年設計了3款大餐聖誕卡,分別以「旋轉餐廳」、「莎溫皇宮」及「銀宮餐廳」為題材,卡上印上了餐廳名、標誌和地址。及後,他也陸續推出了8款色彩較豐富的迷你聖誕卡,包括是以「紅寶石餐廳」、「白金漢官」、「沙田畫舫」為題材的設計。

光看卡上的餐廳名,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阿皓解釋,當中有些餐廳的確曾於香港存在過,「例如是已結業的『銀宮餐廳』,昔日位於彌敦道,在當年可是很有名;已倒閉的『紅寶石餐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先後在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咀開店。此外,我也有將一些餐廳改名,但大家仍可能憑卡上的圖案、用色和名字,聯想到設計靈感是源自哪一間餐廳。」就像「莎溫皇宮」,有否令你聯想起昔日銅鑼灣某間大酒樓?

3款「聖誕大餐」聖誕卡,分別以「旋轉餐廳」、「莎溫皇宮」及「銀宮餐廳」為設計題材。
翻開聖誕卡,你會發現「銀宮餐廳」於聖誕日安排的精彩活動,包括有中國舞、歐美香艷表演、樂隊演奏及兒童特備節目,以照顧不同年齡人士的需要。
「銀宮餐廳」是昔日九龍薄有名氣的餐廳,全盛時間有多間分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昔日的「銀宮餐廳」第一枝店(分店)位於界限街彌敦道交界,於五十年代開業,七十年代中期結業。(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翻開「莎溫皇宮」聖誕卡,內裡列出了一系列合家歡的聖誕節目。
「旋轉餐廳」聖誕卡印上了餐廳的宣傳字眼。

三十年代聖誕餐 共14至16道菜

翻開「銀宮餐廳」的聖誕卡,內裡列出了餐廳為聖誕準備的特備活動,裡頭還夾了一張聖誕大餐的餐單。數數看,整個餐單總共有十道菜,而價錢只是每位$7,令人意想不到!阿皓指出,於五六十年代,聖誕大餐的價格約是每位$5,而在六七十年代,每位差不多要索價$10。故此,聖誕大餐的價格,某程度上也能反映香港舊時的通脹率升幅。

他續指,昔日的聖誕大餐絕對是一頓豐盛的盛宴,「從搜集得來的資料觀察到,連同茶水、咖啡跟生果計算,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聖誕餐,總共有14至16道菜,認真誇張!及後在五六十年代,餐廳的套餐菜式已減至9至10道,但仍會供應各式前菜、主菜和甜點。」到了七八十年代,酒樓、港式餐室,甚至是夜總會亦紛紛加入戰團,提供較平價、附合港人口味的聖誕大餐,希望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阿皓設計了8款迷你「聖誕大餐」聖誕卡,分別以「加頓餐廳」、「沙田畫舫」、「雄雞飯店」、「羅蘭餐廳」、「帆船餐廳」、「金馬車飯店」、「白金漢宮」及「紅寶石餐廳」為設計題材。裡頭有港式餐室,有法國菜餐廳,也有供應中菜的海上食府。
香港竟也有「白金漢宮」!阿皓表示,香港舊日有不少餐廳和地方都會以外國的著名建築物去命名,而「白金漢宮」則是中環一間已結業的西餐廳。
「紅寶石餐廳」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先後在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咀開店,帶給港人不少愉快的回憶。
聖誕大餐不一定會提供中文餐單,若是專為外國人而設的高級西餐廳,餐單只得英文。

「京城炒雞飯」 竟是聖誕大餐菜式

「仔細看,不難發現聖誕大餐內的一些菜式,如冷盤前菜『什菓咯嗲』,以及融合了中西飲食文化的『金必多濃湯』,於現時已是買少見少。另外,有些酒樓也會趁節日推出聖誕大餐,供應『杏仁豆腐花』和『京城炒雞飯』等中菜,照顧不太習慣吃西餐的市民口味。」惟後來,礙於成本問題,不少港式餐室也將聖誕大餐的餐單簡化,而一些較花功夫的菜式,包括「燕窩雞茸湯」和「炸薯片」等等,也逐漸於菜單上消失。

「沙田畫舫」於1963年開業,是當年香港第三家海上食府。它仿照了中國古宮殿的建築格調而建成,裝潢極具氣派,但最終卻因牌照期滿而被迫於1984年結業。
(左)「沙田畫舫」的聖誕新年大餐,供應「杏仁豆腐花」、「八珍炒飯」等中菜,別具特色。
設計師會在卡上印上一些恭賀說話,希望讓大家透過聖誕卡,為他人送上祝福。

夜總會聖誕活動 香艷表演娛賓

除了供應具有本土特色的菜式,阿皓表示昔日的餐廳於客人享用聖誕大餐期間,也會提供不同類型的節目娛賓,例如是歌唱和古典舞表演、抽獎活動、專為兒童而設的特備節目,甚至是香艷表演等等,好讓大家有個難忘的聖誕體驗。「早期的西餐廳會邀請駐場歌手演唱聖誕歌,但後來港式餐室、酒樓和夜總會開始供應聖誕大餐,節目便變得多元化。就像夜總會有其獨特的文化,因此它舉辦的聖誕活動,尺度就可能會大膽一點。」此外,他也發現愈發掘得多,就愈會發現昔日聖誕大餐的有趣之處,「餐廳會在結尾送贈客人一份聖誕禮物,通常都會是一件小玩具,好讓大人和小孩留作紀念。」而哨子、氣球和面具,也是當年較為常見的禮物。

昔日夜總會的聖誕節目,除了供應美酒佳餚,也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女登台大跳艷舞,務求將現場氣氛炒熱。(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港式聖誕大餐無擬是較為平民的節日選擇,帶給了無數港人快樂的童年回憶。這個聖誕新年,大家不妨光顧一下老牌餐室,享受豐盛的港式聖誕大餐,又或是把一張寫滿心意的「聖誕大餐」卡送贈給親友,好讓他們感受到滿滿的祝福和快樂滋味。

設計師阿皓為本地生活創意品牌「小久工場」的創辦人,設計了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創商品。

品牌最近於荔枝角D2PlaceONE開設了為期一個月的限定POP-UP攤檔,有興趣的朋友可於12月底前到場逛逛。

小久工場D2 POP-UP攤檔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時間:13:00-21:00
地點:荔枝角長義街9號 D2PlaceONE 1F
IG:dogswork

Text:Onyx
Photo: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