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平穩、混亂、斷續、順暢,平凡如線條,也擁有多變的形態。人生軌跡就是點點線線,由無數個剎那組成,以一條線串起。因為個性不同,際遇各異,生命中發生的事情,不論好壞,不論對錯,都構成了獨特的線條。本地插畫家Dex在2019年開設專頁Lineability,以線條畫記錄自己的生活,繪出那些讓她印象深刻的電影場景。筆下的線條簡單且樸實,正如她享受平凡的生活,喜歡簡單的人生。她是如何運用線條訴說故事?又是甚麼令她構成這種風格?且聽她娓娓道來。
疫下失業成契機
90後的Dex現職動畫設計師,雖然自幼對畫畫有興趣,但坦言「我的志願」從來沒有插畫家這個選項,反而因為喜歡動物,看過《海底奇兵》(Finding Nemo)後,曾立志做海洋生物學家。她說,自己不算很有藝術天份,只是小時候參加畫班,老師說她畫得不錯。中學時,視覺藝術的成績比其他科目好(特別是讓人討厭的數學!),但課餘時間經常覺得畫得不好而甚少畫畫。她喜歡電腦,又驚嘆於《馴龍記》(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精彩的動畫製作,中學畢業後毅然離港,隻身一人到台灣修讀數碼媒體設計學。
大學畢業後回港工作,卻受疫情影響而失業,在家無所事事覺得有罪惡感,便開設專頁Lineability,用線條畫分享所思所想。Lineability的名字亦有段故,除了因為她很喜歡一首名叫《Liability》的歌,名字還有「ability of line」的意思,亦與「ability of life」發音相似。Dex說,萬事起頭難,假如不是失業,或許就不會成為插畫家:「如果沒有失業,便沒有時間做這件事,也沒有機會思考自己想做甚麼。」

近日與青花工作室合作舉辦「Lineability」展覽,這是Dex的首個個展。作品以一條線連接著。線的走向並非沒有意義,其中上班和工作中間以混雜的線連起,代表返工車程長,以及途中的胡思亂想。

在燈光效果下線條帶有殘影,彼此交錯,出現重覆畫面。Dex解釋,一復一日的生活平淡無奇,但疫情卻為生活帶來變化,希望透過打燈的方式帶出這樣的意思。
尋個人風格 從簡單線條開始
在尋找風格方面,Dex下了不少功夫。「大學時我很少畫畫,有一件事很困擾我,就是我沒有自己的畫風。」她擅長摸仿日本漫畫夢幻唯美的畫風,色彩柔和、線條純粹,但不曾找到個人特色。為了尋找突破,她試過不同方法卻不成功:「你喜歡這個風格,和你是否適合、有沒有時間畫是兩回事。」最終,她選擇了線條作為創作媒介:「因為我喜歡簡單的事物,就用簡單的線條開始。」
跟著這個風格走,創作了不同的作品,近日更與青花工作室合作,以「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為題,舉辦首個個人畫展「Lineability」。Dex以線條繪出疫情下的熟悉與陌生。由於首次舉辦展覽,缺乏經驗,很多東西沒有準備充足。無論是一線連畫的點子、申請場地、佈置,還是收拾爛攤子,都少不了青花工作室的協助。Dex說:「假如沒有青花工作室,這畫展不可能開始,我一開始甚至要辦展覽的想法都沒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線條畫風格簡單,有時難以塑造繪畫中光影氛圍。因此,Dex創作了《Digital Pencil Style》系列作品,描繪景色,畫出美麗的光影。
格格不入 I Don’t Belong Here
Dex喜歡簡單線條,其實有跡可循,她抗拒太複雜的事物。
訪問期間,她多次形容自己平凡、內向。從《I Don’t Belong Here》作品系列,以及近來與青花工作室聯乘舉辦同名展覽「Lineablility」可見,她的畫作都有種被孤立的感覺:女生躲在雪櫃裏、呆坐在巴士上、獨自下班等。她解釋,自己是個很內向的人,偏偏成長環境、社會風氣鼓吹競爭,每當走進城市、人群、社區中,她就會感到格格不入。
「不算造成創傷,但小事疊加起來讓我有被隔離的感覺。」她憶起中學時代,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就會加操行分。Dex不喜歡競爭,甚少參與比賽,被老師質疑她孤僻,要她學習融入群體。另一方面,香港人口密集,地鐵車廂內摩肩接踵,生活節奏快,甚至坐下來認真吃一頓飯都成了奢望。「我常常戲稱這樣是『城市遊魂症』,很多人的時候,我便會『發佝瞀』,有時正在聽音樂,地鐵很多人,就感覺自己飄飄然,好像正在發夢,甚麼都沒有想,香港太多人,太多噪音,令你很難專注於自己,意識自己的存在。」

以上為《I Don’t Belong Here》作品系列的其中一幅畫作。大學時在台中生活,Dex在那邊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第一次有「I belong here」的感覺。
從電影中感悟人生
在Dex的生命中,電影從來沒有缺席,甚至是她的創作靈感之一。「對我而言,電影是一種習慣。」她的父母以前從事電影業,電影成為家中不可或缺的原素。除了看家人的作品外,亦會看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長大後看Netflix亦成常態。
在多部電影中,《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和《馴龍記》(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對她有重大意義。兩部電影都講述主角天生膽小怕事,然後在生活中突破自己。當時Dex獨自前往台灣讀書,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知所措:「這兩部電影給了我追夢的勇氣。」
被這些電影觸動,Dex會用黑白線條繪畫該電影場景,配上經典對白,再印在透明的明信片上。例如《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男女主角在唱片行,四目相對,欲言又止的一幕;《觸不到的她》(Her)主角戴起雪糕筒玩樂嬉戲,獨生的Dex也希望生命會出現這樣一個人。她認為,電影魅力在於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完一個人的人生:「每個人有不同故事,電影會啟發你,同時像朋友一樣陪伴你。」


Dex畫過不少愛情電影場景,例如《真愛每一天》、《心跳500天》、《情留半天》、《婚姻故事》、《情約一天》等。她說自己不是特別喜愛愛情電影,只是這類電影較易觸動人心。

《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對Dex有重大意義。
觀察生活 繼續創作
線條畫的挑戰性在於結構簡單,要把事物畫得像真並不容易,有時也擔心作品構圖重覆,要畫得好就要多觀察生活,尋找靈感。家人一直很支持Dex的創作,她希望自己終有一日能夠成為全職插畫家,不再跟隨制度做「打工仔」,而是掌握時間分配,有更多精力投入創作,亦可抽空陪伴貓咪和家人。在香港發展藝術並不容易,那為甚麼要這樣做呢?Dex笑言:「我不想一輩子這樣。」

創立Lineability並沒有宏大的願景,只是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假如大家對她的作品有共鳴,她覺得已經足夠。
TEXT:Gillian
PHOTO:Gillian、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