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再原始的一些想法,看起來很無聊的事,只要你覺得正,就做出來。好玩,就繼續玩下去。」少年一邊雕木,一邊娓娓道來年輕得碰著誰仍然如此清脆的做人宗旨。年前我們曾經推出過一個名為「無聊事認真做」的封面故事,現在回想,當時沒有邀請到「木碎好少年」,絕對是相逢恨晚了。

歡迎來到木碎一號店
「大家好,這兒是我們的木碎一號店!」木碎好少年是一個民間木工組合,由阿Dave、阿帥和阿東三子組成,三人聚首一堂,不為何事,就是雕木、砌木。訪問當日,我循著木碎三子給予的地址來到葵芳的工作室——亦即是他們口中指的「木碎總部」。 甫踏入工場,就聞到滿室的木屑味,對於不習慣走入工場的都市人來說,感覺就像是走入了一間剛裝修好的房間。細心一看,氣味的來源是放滿架上的木製機關,而工場的盡頭,就是他們切割大大小小木材的割木器。當日沒有開機,但從桌上積滿的層層木屑,大概可以看出這兒的日常風景。

甫踏入工場,就聞到滿室的木屑味,對於不習慣走入工場的都市人來說,感覺就像是走入了一間剛裝修好的房間,細心一看,氣味的來源是放滿架上的木製機關,而工場的盡頭,就是他們切割大大小小木材的割木器,當日沒有開機,但從桌上積滿的層層木屑,大概可以看出這兒的日常風景。

人有人性,木有木性
起初找來木碎好少年,契機來自他們與藍屋的合作企劃,回收舊木重用。其實他們的創作遠大於此,早前他們就參考香港懷舊玩具的設計,以現代木材和技法復刻重製蜻蜓、陀螺、橡筋車等等,而所有玩具都有著一個共通點:木。「我覺得木好有性格,每一種木都好像每一個人,一樣那般獨特。」
談起木,木碎三子(當日阿東缺席,由阿Dave和阿帥撐起全場)話題滔滔不絕。阿Dave認為木自有一份生命力,你不能當木是一件死物,強加你的意見在木身上。雕木的成敗,取決於你有多了解木材。「每個木材都有自己的個性,你要了解她,可能要摸下她、雕下她,知道其屬性,再順其自然去加工處班。整個過程就好像是一段對話。」

還是實體好
樹有靈性,大家應該都不會特別反對,但如果說砍伐出來的木材都有性格,以後我們會怎樣看身邊的木製品呢?木碎好少年從事木工多年,由起初的木製機關機,到懷舊玩具產品,他們與木朝夕相對,阿Dave閒時特別喜愛木雕手掌,有時是為了籌備展覽,有時只是漫無目的地創作、消遣。
阿帥同樣與木有緣,最近做的一件作品,是一尾鯨魚,能手動控制嘴巴開合。以木為本,加上鐵絲和機關設計,就搖身一變成富有質感的手動玩具擺設。老實說,玩具不算難做,原理很簡單,遊戲性卻反撲歸真地高,而這一切都建基於木材身上。 「木製品令我著迷的地方是,是你可以重新相信自己的一雙手。對吧!人就是應該單靠雙手,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21世紀,大數據時代,很多事情,真的看似「噤個制就有」。圖像很廉價、文字很廉價,實在的快樂,反而買少見少。生於當代,這幾個「好少年」每日木碎披臉,不憚於逆潮流地說一句:「還是實體好。」

鬥木,其實唔難
阿帥分享:「現在資源豐富了,但原來仍然有好多東西,我們都不懂得去處理。例如這個玩具,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玩!」實體玩具息微,他觀察到這個現象,於是嘗試親手復刻重製木玩具。「你不懂嗎?那就好了,我教你玩吧!」他們定期會舉辦工作坊,教授學員以簡單的方法製作木玩具。最令他恩惠的是,看到大家學習新事物後的滿足感,也許也會說一句:「原來鬥木其實唔難。」
「我到底玩緊乜」系列
極盡「無聊」的木碎好少年不時都會憑空創作,以坊間世道標準而言,或許沒有甚麼實用性,又或只是廢物利用,將雕錯的半成品東拼西湊成搞鬼組合。但成品卻往往充滿著港式幽默,堪稱爆趣(當然你要先有幽默感識笑識玩)。以下幾款你又能猜得出他們的設計用意嗎?


【一隻手掌都拍得響】
誰說一隻手掌拍不響?木碎好少年告訴你凡事都有可能;只要轉動把手,中間的輪子便會跟著轉動,每一次木粒接觸小手,都會拍打木板發出「啪啪啪」的掌聲。

【Touch Wood】
又是木手,名字相信不用多解釋都能體會那份幽默感。

【示愛蘋果】
「啪擦」打開木製機關,中間被藏起來的紙張內容便會顯示出來,只要換掉畫作,這個梗就能反覆使用,令人會心微笑。

雖然無聊之作有很多,但也不乏認真製作的手作木玩具。

公平投擲紙飛機發射器
理念源自紙飛機大賽,通常賽果都會因為投擲者的技巧差異而未能公平比較紙飛機的真材實料。這個木製發射器能均一發射力度,橡筋圈一鬆,紙飛機就會順勢飛出。以後誰的紙飛機摺得更好、飛得更遠,就再無得賴皮了。

單槓運動員
古早玩具之一,據說設計起源於俄羅斯。玩法是輕輕夾實木製架的底部,架上的運動員就會因為拉力而旋轉,重現出奧運單槓選手前後回旋的華麗英姿。

不太「爆」旋陀螺
借急速拉繩來拋出陀螺,以離心力來維持旋轉,後來熱極一時的爆旋陀螺原理亦如出一轍。

橡筋小卡車
前後兩軸四輪結構,橡筋用來繫著後輪的勾子,拉緊一放,車就會因為釋放拉力而往前推進。
Facebook:
木碎好少年
Photo: Fr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