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廣告人會在枕邊放一支筆、一本筆記,不放過任何一個午夜夢迴時飄過的創意點子;據聞小說家平日會浪遊城市,觀察人生百態,在餐廳豎起耳朵偷聽旁人對話;有說早上四時起床有助思考;亦有人堅信夜幕低沉才是文思泉湧的黃金時段…..
我們對創作的理解,大多只是成品出來的一刻,背後到底是如何由0演變至100呢?解構迷思,最折衷的方法,當然就是聽創作人親自說法!

《圈外編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是報導者,不是藝術家。報導者的工作是持續待在最前線。戰爭的最前線不是總統辦公室,而是遍布泥濘的大地,同樣地,藝術的最前線不是美術館或藝術大學,而是天才與廢渣、真實與虛張混雜的街頭。」都築響一在其著作《圈外編輯》中如此宣言。因為這一席話,你絕對值得讀這一本書,即使你不是從事媒體。
在日本Amazon上有這樣的一則有趣評語:「我個人對這本書的印象是:跟編輯業界完全沒有關聯,但「作者立身處世的方法」會帶給讀者能量。如果要舉重點的話應該是:順從自己的興趣、做別人沒做的事、反正行動就對了。」

都築響一不是人生導師,他只是一個圈外編輯。香港人或許未曾聽過他的名字,但大家應該都翻揭過《POPEYE》、《BRUTUS》等老牌日本雜誌?都築響一就是兩書的開國功臣之一。然而,他沒有讓自己停留在出版產業中的同溫層,反而果敢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深耕細作,大半人生都在外面跑新聞,永不言休,只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新書《圈外編輯》集結了他歷年來以Freelance Writer打滾的心得,看似很專門,其實都是人人合用的人生智慧。他在書中留下名言:「不要追求『不認識的某人』的真實,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實。這教誨也許就是我編輯人生的起點。」
寫過嘻哈、饒舌樂及當代藝術,又報導過東京蝸居空間、怪奇景點、性愛娃娃、獨居老人風格考等五花八門的題材,都築響一作為創意人,充份演繹捨易行難的大師精神。書中篇篇是金句,夠讓人思考沉澱好幾個寒暑了。

《ROADSIDE JAPAN 珍奇日本紀行》
東京大阪京都之外的日本到底怎麼樣?因為好奇,男人帶著一台相機,開著車四處跑,走越日本的荒山野嶺展開珍奇行。作品榮獲木村伊兵衛攝影獎,是為歷史中第一次由非專業攝影師獲獎。

《Tokyo Style 日常東京》
都築響一是個貼地的編輯。他從不寫脫離現實、自己亦不曾體驗過的華麗生活,《日常東京》中紀錄了他認識的真正東京房間:狹小又擁擠,但令人怡然自得。

永遠的圈外人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在都築響一眼中,以「外人」身份編採故事,一方面更貼近大眾讀者,自己感興趣的事,普通人也會感興趣。另一方面,亦可避免自己走進「專家」的死胡同,沒有資格亦即沒有包袱,永久保持坐言起行的行動力,代替讀者繼續往未知的領域探險。
《圈外編輯》
作者:都築響一

《週刊文春 總編輯的工作術》
一切話題 由人開始
是的,世界上總編輯的人數大概不出一千個。這本由週刊文春總編大人新谷學寫的書,亦不是朝著工具書的路線出發。作者在序中明言:「雜誌總編輯聽起來好像是很特殊的職業,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工作的本質與核心,其實與其他職業無異。」
與人見面、蒐集資訊、溝通交涉、淺顯易懂地傳遞訊息、打動人心,這些編輯的日常作業,想深一層,其實都是與人交流的哲學。作為連續13年銷售NO.1的《週刊文春》雜誌總編輯,新谷學認為編輯工作包含了情報、人脈、交涉、組織、策略等多層面,多年來累積下來的雖說不上是「技巧」或「訣竅」,但無疑是極致且深刻地執行商業的精髓──「人與人的連結」。
「當大家都說往右時,你敢向左走嗎?」

《週刊文春》
有「文春砲」之稱的《週刊文春》,是一本以踢爆見長的雜誌。曾爆出多起政治獻金案、AKB48團員的地下戀情、Becky婚外情事件、長達一年的UNIQLO臥底報導等,每次出擊都能掀起社會激烈討論。以海量標題和第一手踢爆新聞為封面設計,是《週刊文春》的一貫風格。
《週刊文春 總編輯的工作術》
作者:新谷學

《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
所有的創作都始於緣分
日本傑出的廣告人有很多,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就有女廣告人森本千繪。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會長勝井三雄曾經如此評價過她:「她的作品帶有一種多元交流的特別風格,與其說要從作品中得到什麼提示,不如看清一個事實。」
森本千繪產量極多,獲獎無數,港人較熟悉的是枝裕和執導作品《空氣人形》和《海街少女日記》,都是由她一手策劃宣傳和設計的。作為藝術總監和goen°設計事務所負責人,她從小就相信廣告是要傳達「物質本質」,進而打動人心。
在《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書中,作者將深入剖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見隨處可見的趣味點子,沒有靈感時,抓住「風」一般的心情。書中最有力的一句,可能是「工作和世界,都因瘋狂的人而改變。」


森本千繪曾獲JAGDA新人賞∕東京ADG賞∕伊丹十三賞等獎項認同,是樂團Mr.Children廣告藝術總監,並為映画監督是枝裕和的《空氣人形》、《海街少女日記》設計宣傳美術。
《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
作者: 森本千繪

《文字部:造字×用字×排字》
都市美學的誕生
談到字體,大家可能會想到書本、雜誌,但出門抬頭一看,其實街頭招牌看板盡是文字。難怪台灣近年興起了一場美學革命,從字型風景入手,改善一個城市的整體面貌。本書請來小林章、藤田重信和小宮山博史等合共14組字體大師聯合開講,一人一個章節主題,從一個字的誕生到一萬字的活用,傳授靈活運用和鑑賞字型的訣竅,讓大家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文字有更豐富有趣的體會。

「文字就像水和空氣,字體的重點是要當個隱士」──鳥海修

如果各位文字狂有看過《字誌》,那應該對原出版社Graphic社有印象,這本《文學部》彙集了Graphic社《設計的抽屜》連載專欄,全面講解印刷文字編排、螢幕字型製作、街頭字體標示和電影標題設計。書末更特別收錄五位日本字體大師的「文字座談會」別冊,文字控絕對不能錯過。
《文字部:造字×用字×排字》
原文作者: Akari Yuki
TEXT: 一樹
PHOTO: 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