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暫別五月
細數康城光影

2020-05-06

疫症蔓延全球,電影盛事也要「隔離」:每年五月在法國舉行的「康城電影節」,今年已踏入第73屆,但也要暫延舉行,或稍後以另一方式舉行。法國南岸初夏消失了這道光影,不知影迷及「觀星者」會否失望?
你對康城電影節的印象可能是近年有不少「暗星」、閒雜人等在紅地氈「賴死唔走」的糗事。但那些來自各地的競賽和非競賽電影的成績,還有台前幕後的風采及真性情,才是電影迷所關注的,也豐富了康城電影節的歷史。

電影節雛型 抗衡法西斯

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德國、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氣焰極盛,當時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積極參與Leni Riefenstahl執導的紀綠片《Olympia》的製作及宣傳,最終此片更贏得1938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外國電影「墨索里尼獎」。有見及此,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Jean Zay便舉辦了一個具認受性的電影節,在藝術及政治方面跟德、意抗衡,並於1939年9月1日選址氣候宜人的康城舉辦「國際電影節」,此乃康城電影節的雛型,當時由Louis Lumière(沒錯,就是他與哥哥Auguste Lumière於1895年將愛迪生的西洋鏡改製成活動影像投映出來,發明了電影的一對電影之父)任主席,令電影節增添吸引力。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影展,也正式成為首屆康城電影節。往後參賽者及嘉賓皆星光熠熠,影史經典《大國民》(Citizen Kane)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名畫家畢加索(Pablo Ruiz Picasso)亦曾出席這盛事。 

「國際電影節」因二戰而中途取消,至1946年首屆康城電影節便正式舉行,除因為1948年和1950年財政困難,以及1968年的「五月風暴」停辦外,至今每年均會舉行。

爭議得奬作 成永恆話題

藝術沒有高低檔之分,只在乎看官喜好。康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項——金棕櫚獎,過往便有得主即場被喝倒采,如1990年的《野性的心》(Wild at Heart)及1994年的《危險人物》(Pulp Fiction)等,都未能被大眾所接受。更經典是1987年的法國電影《撒旦太陽下》 (Under the Sun of Satan),戲中神父被撒旦試探的經歷,教人摸不著頭腦,當導演Maurice Pialat獲頒金棕櫚獎時更被狂噓,他舉起拳頭回應在場人士:「你們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們!」認真有性格!康城電影節得獎者之多元化,由此可見一斑。

導演Maurice Pialat(中)脾性剛烈,被人「柴台」當然會還以顏色。

各大電影獎項的指標

參選康城電影節的影片,很多時都會成為其他電影頒獎禮的參考指標。以奧斯卡為例,2002年獲金棕櫚大獎的《鋼琴戰曲》(The Pianist),翌年便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殊榮;法國男星Jean Dujardin憑2011年的《星光夢裡人》(The Artist)於康城贏得最佳男主角獎,此片於翌年奧斯卡更贏得最佳男主角、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去年金棕櫚獎得主《上流寄生族》,今年在奧斯卡的成績更不用多說了!

南韓電影《上流寄生族》去年揚威康城,今年於奧斯卡更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大獎項,導演奉俊昊「攞獎攞到手軟」!

表揚電影 促進市場貿易

要談論康城電影節,找來《酒徒》導演黃國兆最適合不過。集資深影評人及電影工作者於一身的他,於1976年遠赴法國修讀電影,1978年首次以影評人身分到訪康城電影節,至今已出席過二十多屆。他說:「論規模,康城電影節不單是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康城、威尼斯)之首,在國際間也是數一數二。一來它設有多個競賽項目及節目,除主要的金棕櫚大獎,男、女主角,導演及編劇獎項等外,還有『一種關注』、『導演雙周』、『影評人一周』等單元,而且參與電影很多,不少影片也未能趕及看!另外,康城電影節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市場,吸引不少製片、發行商參與,有統計指某年國際電影市場之交易,有60%正是於康城電影節簽約的。」

黄國兆於去年在康城電影節重遇好友皮爾威廉格連,他曾為杜鲁福導演的《戲中戲》任攝影指導。

由影評人變參賽者

1999年,黄國兆更曾以參賽者身分出席康城電影節。「當年余力為導演的首齣長片《天上人間》,我是執行監製及投資者之一,那一屆我有一位法國朋友正好為康城電影節特別揀選亞洲電影參賽,本來《天》只參與『一種關注』的組別,但可能因為有競賽電影未能趕及參展,最後我們有份入選爭奪金棕櫚獎。那時我為影片宣傳等忙個不停,但能夠踏上紅地氈,進入主場館出席頒獎禮,確是難得的經驗。」

1999年《天上人間》團隊出席康城電影節時攝。右起:黃國兆、導演余力為、女主角呂麗萍及王寧。

亞洲電影推崇者——皮爾.利思昂

亞洲電影多年來於康城電影節受到注目,與電影節要員皮爾.利思昂(Pierre Rissient)不無關係。黃國兆跟他相識數十載,他表示利思昂早於1968年便曾推薦唐書璇導演的《董夫人》於康城「電影雙周」展出。南韓導演林權澤的《春香傳》,乃首齣於康城參賽的韓國電影,亦是由利思昂推薦的。利思昂於前年康城電影節開幕前數天離世,未能見證去年首齣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獲金棕櫚獎,實在可惜。

1978年黃國兆與利思昂(左二)攝於巴黎寓所,左一為攝影指導林國華,右二為美術指導黃志强。
TEXT:HARRISON
PHOTO:網絡圖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