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時尚菠蘿皮 永續皮革

2017-08-01

愛動物,但更愛美,實難抗拒皮革的質感、紋理和色澤,兩者之間,叫人掙扎。直至西班牙紡織設計師Carmen Hijosa 研發出這塊由菠蘿葉子造成的植物皮革 Piñatex™ ,外形手感幾可亂真不遜傳統皮革,又能救動物一命。從此時尚背後少一滴血多一點愛。

無污染 就地取材

植物皮造衣物並非新鮮事,菲律賓盛產水果,當地的傳統男士服飾品牌Barong Tagalog正是以香蕉莖和菠蘿葉的纖維製作衣物。有15年皮革設計經驗的設計師Carmen Hijosa,一次獲邀到菲律賓當皮革顧問,發現當地皮革工業環境惡劣,污染嚴重,成品質量參差,於是想到開發其他纖維的可能,她首選當然是菲律賓盛產的菠蘿葉纖維。

設計師認為菠蘿葉纖維非常強韌,適合做出非織造(non-woven mesh)網狀結構的布料,於是花了5年時間,成功研發出這款柔韌、透氣、易於漂染,且可經大自然分解的植物皮革,並取得ISO國際專利認證,取名 ”Piñatex™” 。

為了研發植物皮革,西班牙紡織設計師Carmen Hijosa不惜花5年時間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攻讀相關博士課程,最終成功研製出植物皮革物料Piñatex™。

菲律賓傳統男士服飾Barong Tagalog,以香蕉莖和菠蘿葉的纖維製成。

低成本 永續皮革

菠蘿葉纖維約佔整片葉子的5%,其餘部分可變回肥料,也就是說,製作植物皮革,既可為農夫帶來賣葉子纖維的收入,也能持續為農田供給養分。

經抽取的植物纖維經過蠟化(waxed),壓痕等處理後,能像其他布料一樣染色、印刷和處理,呈現不同紋理和質感,效果與真皮具極為相似。最重要是成本較動物皮革便宜,一般皮革每平方米售240至360港元,Piñatex™則售約200港元。難怪設計師說,有望以動物皮革造鞋子、手袋,甚至椅子、沙發,以良心製造完全取替殘忍的動物皮革。

以菠蘿葉製作植物皮革,剩餘的物料可作為肥料回歸農田,是永續生產模式。

皮革大比併

動物皮革

經殘殺動物而取得,質感堅韌、耐用、奢華,製作過程經化學劑、有機溶劑與漆料染色,毒害環境。

仿皮革

由化學纖維布料製成,不太透氣,有強烈塑膠味,欠彈性,價格低廉但不耐用。

植物皮革

柔韌、透氣,易於漂染,取材及製造過程都不傷環境,價格比傳統皮革便宜,且惠及農民。

Text/ Naomi
Photo/ 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