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三月,春暖花開,在四季分明的日本,初春時大家除了會相約賞櫻,還會參加在各地舉辦的傳統祭典及活動,非常熱鬧。今次介紹的三個祭典——水取祭、流雛祭及津南雪祭,都有祈福消災的意義,保祐大家全年都健康平安。
水取祭
水取祭又稱為修二會或松明節,每年3月1日至14日在奈良東大寺的二月堂舉行,起源於天平勝寶4年(752 年),傳說是由東大寺的開山祖師良弁法師的高徒實忠和尚首創,每年舉行從未中斷,至今逾1,200年,祈福國泰民安,五穀豐收,替世人懺悔業障,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儀式之一。

水取祭期間,舉行許多不同環節,當中最有名和壯觀的是松明儀式。松明儀式是在日落後,僧侶手持長6至8米、重40公斤以上的巨型火把,在二月堂迴廊上來回奔走舞動,火把的星火隨之四散紛飛,猶如火龍一樣,場面非常壯觀。最後僧侶會將火把擺放在二月堂的舞台上燃燒,據說從舞台上散下來的餘燼,被視為有驅邪作用,可保佑圍觀者一年平安順遂,每年都吸引萬人來臨一睹盛況。

而到了13日凌晨,僧侶們會從二月堂上拿著火把到下方若狭井取水,並將取來的「香水」向觀世音菩薩供奉,水取祭也因此得名。
日期:3月1日至14日
地點:奈良縣奈良市雑司町406-1
流雛祭
流雛祭是每年3月3日女兒節的儀式之一,雛是人偶的意思,相傳一對夫妻為兩個患病的女兒祈願,得到高人指點後,親手製作了兩個人偶娃娃,放入河中飄走,象徵用人偶轉移病痛,將穢氣隨水流走,祝願女兒健康成長,結果她們真的病癒,這個祈福儀式在江戶時代開始流傳下來,變為父母為女兒祈福除穢的習俗。


時至今日,現代女兒節多偏向在家中擺設人偶娃娃紀念,吃散壽司、蛤蜊清湯和菱形年糕等過節食品,用桃花作裝飾慶祝。部分神社寺廟會舉辦流雛祭,例如京都的下鴨神社,當日上午會舉辦流雛祭,市民也可流放人偶祈願,還會展示特別的女兒節人偶。

另一樣關於女兒節的有趣傳說,是若果家中有擺設人偶,展示到3月3日一定要收起來,如果忘記收好,家中閏女將很難嫁出去!
日期:3月3日
地點:京都市左京區下鴨泉川町59
津南雪祭
位於新潟縣最南端的津南町,是日本冬天降雪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每年3月舉辦津南雪祭,除了可以賞雪之外,重頭戲是晚上逾千盞天燈在雪山飄舞的美麗場面。當地人將天燈稱為雪的螢火蟲,一盞盞黃澄澄的天燈,在雪地冉冉上升,恍如點點星光,成為一幅令人感動的冬日絕景。

津南雪祭自1974年起每年舉行,為了忍受極端天氣的社區祈願,在2012年也為了東北震災可以早日重建祈福。每年放天燈的數量都會增加,今年將放逾3,000個天燈,還有煙火匯演,場面定必十分壯觀。除了放天燈,白天可在滑雪場體驗雪地摩托、觀賞雪板比賽、享受現場音樂舞台及在美食攤位品嚐傳統的當地小食。

日期:3月13日至14日
地點:新潟縣中魚沼郡津南町秋成 12300 NEW GREEN PIER津南特設會場
PHOTO:日本國家旅遊局、SNOWWAVE、新潟觀光會議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