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是尋常百姓家的必需品,從來不容忽視,特別是油,因怕食地溝油才去關注,可能已出事。主張生機飲食的環保先鋒周兆祥(阿祥)直言,香港人對油的重視和認知都落後,只知地溝油危害市民,要為身體加油,便要重新認識幾個關於油的關鍵事實。

靚油關鍵字
‧冷壓
到超市買油,見到「精煉」二字便以為好貨色?周兆祥說這是假象,精煉過程將油升溫(過千度高溫),去酸漂白,加入化學防腐等,改變了油的外觀、肌理、味道、氣味、穩定性,變成營養成分極低的變態油,常吃危害健康。
「精煉」要淘汰,就由近年興起的「冷壓」取替。非冷壓食油不吃的阿祥認為,冷壓在粹取油過程中採用低溫方式進行壓榨,保留大部分營養成分,才是所謂的「好油」。不過由於無化學防腐,開瓶後須避免陽光照射,最好冷藏處理,4至6個月內用完,以免變質。


‧冒煙點
高溫精煉會令油變質,油不能遇熱,下廚炒菜炸物怎麼辦?所以買油還要注意冒煙點。油被加溫至一定溫度,會被分解為甘油(glycerol)及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並開始進入冒煙點(smoke point);接著甘油被分解為丙烯醛(acrolein),一種不飽和醛(unsaturated aldehyde),不但刺激眼喉,更會降低油的營養價值。阿詳說一般在家煮食,油最高會升至200至300度,油的冒煙點愈高愈不易變質,才適合煮食。坊間常用的花生油和栗米油,冒煙點只有200多度,絕對稱不上煮食好油。
如要高溫煮食,阿祥推介以下幾種油:
‧牛油果油 冒煙點:271℃
‧葵花籽油 冒煙點:246℃
‧山茶花油 冒煙點:252℃
‧紅花籽油 冒煙點:265℃


植物生油
識得揀識得煮,都要知道最基本,為甚麼人體需要油?其實人體只需要少量從油而來的優質脂肪,而最直接吸收油脂的方法,是吃新鮮植物食材,在腸胃內自己鮮榨吸收油分,例如吃牛油果、果仁。即使是食用油,亦要避免加熱,阿祥建議可直接滴進碗內,與食物混和,又或者加入奶昔、沙律、凍湯內食用。真要炒菜的話,熄火後才落油輕炒,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新油勢力
究竟甚麼植物油才叫好油?以下三種新油勢力,是健康人士之選。
1. 時興生茶油
歐美台日盛行的食油,由苦茶樹的果實提取,有「東方橄欖油之稱」。營養豐富,包括蛋白質、維他命A、E、山茶柑素及高於9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血壓及膽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冒煙點為252度,適宜熱煮烹調。


2. 萬用椰子油
不屬新油,卻在近年得到平反,人氣急升。椰子油自七十年代起被西方營養學界抹黑,指膽固醇高,危害血管心臟,其實問題出在經化學加工的劣質椰子油。相反天然椰子油含有大量中鏈脂肪酸,可以對抗各類細菌病毒,而且熱量是所有油裡最低的,水溶性脂肪容易消化吸收,女士多吃也不怕。椰子油除了食用,還可用在身體護理,把它當護髮素、秋冬乳霜,保證滋潤。

3. 外敷蓖麻籽油
是從蓖麻籽萃取的植物油,有消炎殺菌排毒功效的蓖麻油,可食用或外敷。熱敷在肚部近肝位置,有助肝臟排出毒素,吸對付體內炎症、改善淋巴系統循環,甚至緩解各種痛症。
蓖麻籽油排毒法
1. 先淋浴,6時輕食晚餐或斷食,至晚上8至9时进行進行按摩;
2. 將蓖麻籽油倒到有機棉或絨線布上,令整塊布濕潤為止;
3. 先躺下來按摩肚皮,特別肝臟位國;
4. 直接將沾满蓖麻籽油的布蓋在肚皮上,加個熱水袋壓住;
5. 停留60分钟,然后取開。如期間過熱難受,可以稍為移開;如在冬天進行,暖水袋不够熱,亦可更换寞熱热的水;
6. 事后油布不用清洗,摺好,放在容器密封保存在雪柜,再用時取出来解凍便可。

流動生命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2號13樓
查詢:3428 2416
Text‧Naomi
Photo‧Wai、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