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家」的定義是甚麼?對於已離開香港、移居外地的香港人而言,家,到底又在哪裡?
插畫家馮(Yu),曾在不同的城市居住。在上海出生、13歲便遠赴英國唸書的她,於十多年前來到香港工作,及後更在此處成家、安家。

「香港給我一種似層相識的感覺。」
「當初來到香港時,在金融機構上班,曾過著很『離地』的生活。」Yu說自己活得像別人口中的“Expat”(海外菁英),身邊的同事以外國人居多,故她不太了解本地人,然而,在這個地方待久了以後,她卻發現在香港人的冷漠外表之下,內心卻存在著友善、熱心的一面。
除此之外,她也喜歡香港的建築物和社區的感覺,「香港給我一種似層相識的感覺。因為香港和我的故鄉上海都有著一些共通點,例如兩地都是移民城市,也曾經是殖民地,存在著許多西方文化的痕跡。」

描繪鄕愁及於香港的生活日常
故此,一直對藝術感興趣的Yu,便於2010年開始拾起畫筆,以木顏色描繪了自己於香港的生活日常。中環嘉咸街街市、舊式茶餐廳的面貌、等候渡輪時的畫面⋯⋯都是她這些年來的創作。
及後,祖母在上海過世,她便趁著回鄉參加葬禮的時間,走遍童年時成長的地方。其後她曾多次回到上海,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風景和點滴,如祖母的家、外婆家老城廂附近的風景、小時侯上學時會經過的地方統統都繪畫下來。
「鄕愁是對家鄕的思念。假如一個人從沒離開過家,就很難會有鄕愁。」她說。最近,她更把這系列的上海插畫作品收錄成書,出版了名為《家的距離——所謂鄉愁》的作品集,以記錄自己的思鄉故事,及探討家的定義。


Yu表示自己小時候偶爾也會跟家人到這間肯德基吃炸雞。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
而經歷過多年的漂泊和鄉愁,最終,Yu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她認為,家的定義會隨著成長而改變,如從原生家庭到後來自己建立的新家庭,我們都需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小時候的家是被賦予的,而成年後的家是自己創造的——這就是家的珍貴之處。在這個意義上,家不一定要受地理空間所限,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馮羽
IG:art_yui_xixi
Text:Onyx
Photo: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