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捧在手上的漫天飄雪水晶球

2017-12-14

聖誕來臨,不少人會於家居添置各類聖誕裝飾,尤其是水晶球,倍添浪漫氣氛。作為聖誕必須品,輕輕一搖,水晶球自會泛起初雪景象;而究其起源,原來是來自維也納四代手藝百年傳承的家庭──Erwin Perzy家族之手。

他示範於爺爺的年代,因電腦尚未普及,只能自行發明工具製造水晶球內裡的佈置。
起初Erwin爺爺用盛滿透明液體的實驗瓶子來增強光度,豈料由此啟發出水晶球製作。

誕生源自意外

小時候,筆者總是喜歡拿著水晶球,不斷上下調轉,細看內裡世界由平靜轉而大雪紛飛的畫面,讓白色雪點徐徐降下,看著很治癒。水晶球的誕生很神奇,誰料到Erwin Perzy III卻說一切只是一個意外,「起初祖父於大水晶球加入水後,本來是研究增強光度的醫療儀器,用光源聚焦以提升亮度,直至有天不小心把早餐的麥子跌進去!」看著它們於水飄落的畫面,始令Erwin祖父靈機一觸,開始了製作水晶球。來到第三代,Erwin自言在家人濡染下,對水晶球產生興趣。

每逢聖誕,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特別訂造水晶球。
圖為Erwin太太手繪香港維港的畫,配合香港版水晶球。

數十年的見聞

不要以為水晶球易做,除了木座和玻璃部分,其餘均由Erwin人手製造。數十年來,每逢聖誕前,世界各地都有客人要求訂造水晶球。當中最令他難忘是日本客人,「因為他們訂造的款式很特別,往往要上網搜查有關的圖案或相關的古蹟名勝。」亦有提出古怪要求的客人,「例如有位女士要求我把結婚戒指放入水晶球內,之後卻向丈夫提出離婚。」訂造要求即使如何奇特,Erwin說亦會一一照辦。

水晶球內裡的裝飾圖案,由Erwin太太逐筆上色。

視水晶球為手藝

筆者問Erwin,多年來日造夜造,不悶嗎?他思忖道,牽起坐於旁的太太Susanne Perzy的手:「自從和太太結婚後,我倆不時合作,我負責設計,她負責繪畫內裡佈置,相輔相成造出各種水晶球。」今年他們來港,太太更分擔丈夫工作量,為尖沙嘴鐘樓的擺設上色。Erwin直言,水晶球不只是他們努力的產物,更視之為一種手藝。現在他們已這門手藝傳授給女兒,例如是水晶球內如何造雪的訣竅。要造出令人愛不釋手的水晶球,當中付出的心血、努力和耐性,一點也不能缺少。

水晶球必須用清水?

製造水晶球是家傳技藝,獨門秘方免問。不過Erwin也透露了一些特點,如優質的水晶球,最好便用維也納的天然水來製造,因為其他地方的水可能含有雜質,不能保持水晶球的清澈狀態。

Erwin與太太

Info
《上水廣場Twinkle Christmas》抱抱維也納原創水晶球珍藏展
日期:即日至12月29日
時間:10:00 – 22:00
地點:上水廣場2樓中庭

#585
TEXT: Ellie
PHOTO: Barry、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