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捉迷藏 尋藝術

2020-04-03

小時候一定有玩過「捉迷藏」,但這次要找尋的不是人,而是一件件的藝術品。一般看展覽,展品都是「光明正大」地展示出來,讓觀眾逐一欣賞。如果將展品藏起來,又會否引起大家的好奇,以發掘寶藏的心情尋找作品,還有藝術家在作品背後想表達的訊息? 

尋找被忽略的變化
藝術家鄺國惠(阿水)最近在Kubrick舉行的展覽,以《捉迷藏品》為題,除了展出油畫作品,他更將部分作品隱藏在書店裡,留下提示,讓觀眾拆解,找出展品,他說:「展覽通常都是要把作品『展』出來,我卻想,今次能否反行其道,把作品『收埋』,讓觀眾親自尋找,或許會更有趣呢。」除了增加趣味及與觀眾的互動性,這次把作品藏起來,其實還有另一番隱喻,「近年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很多變化,無論是政治環境,或是生活形態,而這些改變可能不易被人察覺,但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變化已漸漸滲透我們的周圍。」 

是次展覽的構思,早在2018年底開始,阿水直言,經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香港社會變化之大,令當初展覽的構思或已過時,「今時今日香港社會的變遷,我相信無人察覺不到,然而我希望表達的,並不單單是政治的層面,還包括我們的生活習慣、溝通模式等轉變,例如我早期專注繪畫藤蔓,對我來說,藤蔓有一種象徵意義,除了可以表達中港之間的政治張力,更能代表整個時代的變化。」

藝術 創造思考空間
曾經從事新聞工作近30年的阿水,專責報導社會政治,出版過數本著作,在十數年前開始正式學習繪畫,一圓兒時夢想。他更在去年放下新聞工作者的身分,全身投入藝術創作,以畫筆代筆,透過另一個媒界,繼續將自己的想法呈現。他表示,從前做新聞工作,最重要夠快、要緊貼社會發展,報導事實;而藝術則可以有更多的空間表達他的想法,同時亦提供更多空間讓觀眾思考、沈澱,塑造更多可能性。他的作品,也跟他的想法一樣多元化,從藤蔓,到近半年開始繪畫一些香港的懷舊遊戲如康樂棋、跳飛機等,這次展覽亦有兩幅關於棋盤遊戲的作品,他更準備了一些備忘紙,讓參與者自己寫下遊戲規則貼在棋盤上,例如走到某一格「得到晉升機會」,可向前走五步,他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人生中甚麼事情對自己是有意義。

《內觀二》油畫作品,描繪創作者與環境的關係。
《協議棋盤》,靈感來自「Snakes and Ladders」,參與者可寫下心目中最佳或最壞的協議,貼於棋盤上作賞罰。

把作品融入展覽空間 
將展品隱藏在展覽場地,除了是呼應主題,阿水更希望展品能與展覽空間連繫,而不只是租一個場地擺放展品。因此,他特別製作了兩本手造書,將會隱藏在書店不同位置;又向餐廳收集了數張破舊的木餐椅進行修復,再在椅上繪畫並放回餐廳,希望食客用膳時,可無意中發掘到在附近,甚至正坐著的椅子上的畫作,不知不覺地置身藝術當中。 

阿水在修復後的舊木餐椅上作畫。

《捉迷藏品》鄺國惠個展
日期:2020年4月4日至4月30日
地點:油麻地Kubrick
Facebook:捉迷藏品 Hide and Seek Art Game

TEXT:JOYC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