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10年前,手作熱潮在香港興起,一眾手作設計師開始透過網絡及大大小小的市集售賣作品,同時藉此宣傳品牌。不過,在香港經營手作設計,一直以來要面對不少困難,好像租金高昂、市集泛濫等。然而,值得欣喜的是,大眾對手作工藝的支持不斷提升,更多關注及欣賞本土設計。這系列就找來手作品牌主理人及市集搞手,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理念和目標。
手作品牌My Favorite Things主理人Joyce
M:你是何時及怎樣開始My Favorite Things這個品牌?
J:求學時期我已很喜歡做不同手工藝、DIY,後來一位朋友邀請我為她製作小飾物,就這樣她便成為我的第一位客人,也正式開始了My Favorite Things這品牌,在網上出售作品,也開始嘗試在不同市集擺檔。
M:最初為何選擇迷你書及布藝為你的創作主題?
J:其實一開始並非主要創作迷你書及布藝,也經過一段時間才慢慢探索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因為喜歡書、布料和車縫,所以便做了一些布書套、護照套,然而,我也很喜歡紙品,便開始研究手造書,繼而想到何不把這些元素結合?於是便做了手造迷你書這個系列。

迷你書系列頸鏈。

M:可以分享一件你最喜歡的作品嗎?為甚麼?
J:早前做了一個特別版的迷你書,是我與一位繪畫插畫的朋友合作,製作了一本關於木棉花的迷你書,由她繪畫及編輯內容,我則負責手縫書本,並特別用刺繡在封面繡上木棉,出來的效果比我們想像的更美。

在封面繡上木棉的特別版迷你書。

關於木棉花的迷你書。
M:你認為在香港從事手作/設計的工作有何困難?
J:手作設計其實極需要獨立的創作空間,然而,香港的租金高昂,要有穩定的收入,負擔一個工作室的租金也是十分困難。其次的是,雖然市集風氣愈來愈盛行是很好的現象,但現在每星期都有不同規模的市集同時舉行,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並不容易,所以由作品的設計、包裝、拍攝具風格的作品照,以至擺市集時的陳設,都要符合品牌風格,而以上這些都由自己一手包辦,時間上的分配應該也是手作人面對的一大難題。

護照套。

布製書套。
M:透過創立的品牌,你希望達到甚麼目標/夢想?
J:正如品牌的名字一樣,我創作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相信大家在心情低落的時候,看到喜歡的人與事,心情都會轉好!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我的創作中找到自己的“Favorite Things”!另外,未來也會嘗試離開comfort zone全職從事手作,看看我的“Favorite things”能帶我走到多遠。
My Favorite Things
類型:迷你書飾物、布藝
主理人:Joyce
IG:mft.myfavoritethings
FB:love.mft
TEXT:JOYCE
PHOTO:NICK、MY FAVORITE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