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情迷南生圍 畫下風景期限

畫家朱嘉明自90年代起常到南生圍寫生,見證地標小木橋倒下又築起,也目睹南生圍由郊野發展成新市鎮的過程……這個「香港後花園」備受遊人喜愛,商界亦視之為一隻金蛋,對用地虎視眈眈。

朱嘉明對南生圍情有獨鍾,多年來周而復始的來此地作畫,希望在推土機到來前,以畫筆記下優美景致,留下這片土地的記憶。 

小木橋是南生圍的地標,又因為很多人在這裡拍攝婚紗照,而有「婚紗橋」之稱。

南生圍之美

「以前也不懂甚麼是環保和保育,後來就明白了。我畫那麼多南生圍,是希望當有一天這裡消失了,有我的畫作來保存記憶。」畫家朱嘉明熱愛大自然,閒時愛到郊野遠足;芸芸地方中,以南生圍最得他歡心。「一般人來到都會覺得心曠神怡,香港別的地方不會看到同樣景致,畫畫的人來到更是開心。」南生圍前身為基圍、魚塘及農田,地貌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要山水有山水,要雀鳥有雀鳥,信手拈來都是素材,吸引不少人來寫生。

平日寫生,朱嘉明只需帶備一個A4紙大小的畫盒,既當作調色碟,亦是畫架。

風景也有限期

朱嘉明在南生圍繪畫的風景畫,累積過百幅,雖然多次重遊,但每次都是全新經驗。「就算是同一景物,隨天氣變化和心情轉換,畫出來的氣氛都會有所不同。人們說看來看去都是一樣的風景,但對畫畫的人來說卻不然。」他以在水邊的蘆葦為例,開花前花穗呈褐紅色,水面亦映照出一片血紅,顏色豐富。但在開花後就會逐漸化為灰白,景色不過「期間限定」。

邊走邊畫

這天相約朱嘉明到南生圍訪問,筆者到達之際,朱嘉明已經幾近完成第一張作品。「山長水遠來到,當然很珍惜時間畫畫,每次來都由早畫到晚,入黑才走。」朱嘉明頭頂漁夫帽、腳踏行山鞋,打扮跟一般遠足遊人無異,唯一不同,是他背著一個重大的背包,盛載著畫具和乾糧。

朱嘉明引領我們經過大草坪,一邊沿著大赤桉樹徑走,一邊娓娓道來附近的景色。他形容自己從小愛通山跑,見多自然識廣,現在更是將兩種興趣結合起來。「香港雖然地少,但變化多,山脊、溪澗、海邊,樣樣都有,而南生圍的地貌更是特別,別的地方不會找到。」

南生圍的景致顏色豐富,是攝影和寫生的好地方。

風貌漸變的南生圍

正因為罕見,才值得我們格外珍惜。今年十月,城規會就在有附帶條件下批准了發展商在南生圍濕地緩衝區的發展,計劃包括興建12幢特賣商場及商業魚塘,相信大興土木的日子不遠矣。朱嘉明認為,南生圍具生態保育價值,擔心發展會對環境造成大幅破壞。「有說在這裡要興建高爾夫球場,一般人其實享受不了的,而且有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那樣便很可惜。」朱嘉明多年來和景物一同歷盡四季,面對著將來的改變,只有無盡的感嘆。「來得多,就有份感情,希望當有一日這裡真的沒有了,仍有這些畫去保存記憶。」

後記
訪問當日,朱嘉明的太太也在場,並帶同畫具跟朱嘉明一同寫生。夫婦二人識於微時,耳濡目染下,朱太亦喜歡上畫畫。筆者問朱嘉明,畫畫是否也是有個伴才好?他說初學者可以互相照應,多觀摩,進步也就更快;但畫畫終究是單打獨鬥的樂子。朱嘉明在寫生的時候,朱太就亦陪伴在側,二人亦是一片好看的風景──絕對不遜於在附近拍攝婚紗照的年青男女。

朱嘉明現為繪畫導師,1999年成立了朱嘉明畫室。現任香港藝術學院、屯門醫院進心會兒童及家庭哀傷輔導中心的繪畫導師,作品為香港理工大學及中外人士收藏。

「情迷南生圍」朱嘉明個人油畫展
日期:即日至12月31日
地點:銅鑼灣高士威道66 號香港中央圖書館no. 2-5展覽館
免費入場
網址︰www.chukamingstudio.com

#588
TEXT: NATALIE
PHOTO: BILLY、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