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一種全球性通用語言,哪裡都看見為工作奔波勞累的人。住在都市叢林裡面,生活變成生存。每天為社會公認的價值如成功、財富地位,拼命追趕,勤奮工作得榨乾心力。有些人庸碌一生,最後還未換來安穩和幸福,生活卻早已過得心力交瘁。人人忙來忙去,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忙?

忙的悲歌:過勞死
在日本,為工作奉獻所有精力,完成薪金以外的工作量,被視為對公司忠誠,自覺加班是普遍現象。早在90年代,日本一則能量飲品廣告口號「24小時戰鬥吧!」,渲染工作就是要不眠不休地拼命付出;一名年僅24歲的東京大學畢業生,加入日本第一大廣告公司電通僅僅一年半,卻在聖誕節當天跳樓自殺身亡。「過勞死(Koroshi)」不只出現在日本,富士康曾發生工人連跳事件,內地知名媒體「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去年在北京地鐵月台上病發猝死,但這些都只是中國過勞死的冰山一角。以為越忙碌,越勤勉?忙到盡頭,竟可斷送人的性命。

日本人自嘲「社畜」
一項政府調查顯示,日本將近4分1的上班族每月加班時長平均超過80小時,每5人之中就有1人因為超時加班有過勞死的風險。「社畜」一詞流行起來,是指為了保全飯碗而勤勉工作,甚至放棄自己的意志,甘願變成被公司飼養的奴隸。

假日過多社會?
日本於去年將公眾假期增至16日,被指是「假日過多社會」。日本的上班族都不願意申請休息日,因為日本普遍存在「放假=偷懶」的觀念。日本政府為令民眾得到休息,只好增加公休日。


日本街頭的屍體現場
凌晨走過日本街頭,到處可見飲得酩酊大醉的上班族。他們經過一天漫長工作後還未回家,不是要與上司應酬,就是以酒醉消解壓力,結果都筋疲力竭,昏睡在大街上。Allegra Pacheco以粉筆圈起一個個醉倒街頭的上班族,製成紀錄片以揭示背後社會現象。

感覺身體被掏空
內地一首紅歌《感覺身體被掏空》被稱為「「加班狗必聽爆紅神曲」」,因為內地工作壓力漸重而應運而生。歌詞說盡上班族的痛處,如「我累得像隻狗」、「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隱形眼鏡)戴了兩年半」等,寫得調侃現實,唱盡內地上班族如何被工作壓垮身心,導致生活紊亂。
TEXT ‧ SNOWY
PHOTO ‧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