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微縮模型藝術家花四年塑「珍寶海鮮舫」 藉微縮模型留住舊時美好時光

歌曲、文字、圖像。我們拼命想要捉住日常、捉住生活當下的一剎,奈何很多事、很多人總是難抵變遷。如2022年6月,一艘載滿近半世紀回憶的畫舫就這樣沉入海中;又如陪伴多代港人成長的他們,也同樣留在那一年。歌曲、文字、圖像。我們用盡方法想要捉住這些逝去。「想留住美好時光。」微縮模型藝術家蔡璧龍(Ian)和何國添(阿添)就藉微縮模型,呈現出他們所找回的歷史片段。

微縮模型家蔡璧龍。
微縮模型家何國添。

首展模型 紀錄珍寶海鮮舫的燈火璀璨

龍柱上紅色的火、門口橙色的地氈、水泡、滅火筒。「這些都是上網找資料未必看得到的細節。」阿添指著眼前的模型逐一介紹起來,然而兩人能呈現出畫舫上種種細節,並不是憑想像、更不是潛入海底尋找一番;而是從2018年開始,兩人就計劃要用模型來紀錄這「世界最大的海上食府」。起初只是因為想要紀錄這個特別的地方,直到後來畫舫突然的沉沒加快了兩人製作的步伐。雖說如此,整個作品從策劃到成品,也足足用上了四年的時間。

兩人想呈現珍寶海鮮舫燈火璀璨的樣子。
張勁松團隊、何國添、蔡璧龍:珍寶海鮮舫

2018年的聖誕,Ian和阿添親身踏上珍寶海鮮舫,將畫舫從外到裡、從古到今地了解一番。他們先是租了一艘艇,繞著珍寶海鮮舫走了幾圈,觀察紀錄畫舫四周的配置,然後再走進畫舫裡拍下船艙裡大大小小的細節。他們也拜託當地的前輩,找來海鮮舫的設計圖,藉此了解畫舫的結構。那個年代的設計圖還是手繪而成,兩人看著設計圖,聽起海鮮舫那些年的故事。

Ian和阿添親身踏上珍寶海鮮舫,將畫舫從外到裡、從古到今地了解一番。
Ian和阿添親身踏上珍寶海鮮舫,將畫舫從外到裡、從古到今地了解一番。

之後就是漫長的製作過程。想要在微型的世界裡呈現出珍寶海鮮舫的全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船身裡外、上下的各種浮雕,就要耗費大量的心神一一雕刻出來。還有就是要考慮微縮模型的限制。譬如畫舫兩邊「歡迎光臨」的霓虹招牌,若是要在模型兩旁加上這兩個合共八個字的霓虹招牌,比例上不好拿捏之餘,成品也不好看;而翻找歷史資料時,他們發現有一段時間,畫舫兩旁的霓虹招牌曾分開成「歡迎」、「光臨」兩邊,也就如模型所呈現一般。Ian和阿添更在船中加入了港人的回憶片段,不知你有發現嗎?

船身裡外、上下的各種浮雕,就要耗費大量的心神一一雕刻出來。
各種細節都需要投放大量的時間製作。
各種細節都需要投放大量的時間製作。
某段時期的明信片上,畫舫兩旁的霓虹招牌曾分開成「歡迎」、「光臨」兩邊。

充滿彩蛋的作品 「遺忘的時光」

若你能在海鮮舫中找到當中的彩蛋,那麼在Ian和阿添的另一個首展作品「遺忘的時光」中,你將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遺忘的時光」的創作動力源於一段影片和一張相。那是一段紀錄1936年,某個地方人和事的片段。當時的歐式建築、林立的招牌、行人的衣著等,都讓Ian和阿添想要將其放入模型製作中:「你會覺得很神奇,這個世界曾經出現過一個這樣的場景。」

一張紀錄1936年的照片和影片,令兩人決定用模型呈現那個遺忘的時光。
兩人的作品難分真假。

與平時紀錄現實的模型不同,「遺忘的時光」帶著一點想像空間,從那段紀錄1936年的影片開始,兩人用不同時空的回憶拼湊出了眼前的作品,也因此才能找到許多不同的驚喜。無論是電車、還是電車旁的刷鞋佬;車夫、水手、馬姐等,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眼中的遺忘時光此刻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就是這個模型作品有趣的地方。有趣的還有滿滿的中西廣告招牌,都是兩人花費大量時間查找研究,最終才能呈現出這極具時代感的作品。

作品中有不少彩蛋,你能找出幾個?
兩人用不同時空的回憶拼湊出了眼前的作品。
兩人用不同時空的回憶拼湊出了眼前的作品。
兩人花了大量時間搜集研究作品中的中西廣告招牌。
兩人花了大量時間搜集研究作品中的中西廣告招牌。
蔡璧龍、何國添:遺忘的時光-1930

想在作品中找到更多彩蛋和重溫舊香港的美好時光,可以在荃灣如心廣場的《小香港·大節日》微型藝術展中親身體驗。由即日起至2月19日,荃灣如心廣場《小香港·大節日》將換上農曆年主題裝飾,並新增多件應節微縮模型作品,在傳統節慶中,找回傳統的香港。展覽中亦有許多微縮模型們的精心之作,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

部分參展作品:

李嘉蓮:年宵花市1:12
顏麗曣:黃飛鴻舞獅賀新春1:12(潘麗瓊藏品)
何國添、陳翠薇:尖沙咀鐘樓1:60(潘麗瓊藏品)
陳鴻輝:鄉郊路上1:76
蔡璧龍、何國添:小豆丁大鬧全盒遊樂場1:20&1:1
彭惠娟、李來有:圍村盆菜宴1:12(潘麗瓊藏品)
李嘉蓮:老金海味店1:12(潘麗瓊藏品)

《小香港。大節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日期:即日至2月19日
地點:荃灣如心廣場一期1樓中庭

Text:Vincent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The Mini-Universe @ Facebook、Vincent

歌曲、文字、圖像。我們拼命想要捉住日常、捉住生活當下的一剎,奈何很多事、很多人總是難抵變遷。如2022年6月,一艘載滿近半世紀回憶的畫舫就這樣沉入海中;又如陪伴多代港人成長的他們,也同樣留在那一年。歌曲、文字、圖像。我們用盡方法想要捉住這些逝去。「想留住美好時光。」微縮模型藝術家蔡璧龍(Ian)和何國添(阿添)就藉微縮模型,呈現出他們所找回的歷史片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