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從電影中看電話亭

隨著七十、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傳呼機的出現和盛行,在電話亭前大排長龍打電話「覆Call」的場面便成為經典文化。這時候,電話亭亦由金屬變成塑膠外殼,拆掉掩門,塗上鮮艷的橙色。直至2000年,電話亭無論在外形及功能上都不停地進化,電話亭除方便了市民,更加成為不少電影、電視的場景之一,可說是影響著香港的流行文化,現在就從不同的電影回顧不同年代的電話亭!


60s

電影《阿飛正傳》飾演警察的劉德華經常在電話亭前期待張曼玉的出現,電影以六十年代為背景,而在戲中出現的電話亭正是香港最早期的款式。雖然大家印象中英國電話亭的顏色都是紅色,但其實在香港早期的電話亭是深綠色的。

《阿飛正傳》

80s-90s
在電影《英雄本色II》及《甜蜜蜜》中,可看到八十、九十年代電話亭的蹤影,那個年代的電話亭已改用鋁框及不鏽鋼面板製成,重量較傳統英式電話亭輕得多。而電話亭外亦印上了「Hong Kong Telecom」(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名稱及標誌。

《英雄本色II》
《甜蜜蜜》

2000s
到了2000年後,因手提電話的普及,令電話亭的使用率愈來愈低。分布於各區的電話亭,當中逾一半的收入平均每天不多於一元!雖然電話亭亦有跟隨時代的步伐,增設免費Wi-Fi熱點,但這些Wi-Fi訊號普遍較弱,實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要!

TEXT : JOYCE
PHOTO : NICK、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