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從寫實到寫意 – 中國簡筆畫 由畫到青花

講起青花瓷器,大家都會想到大量於博物館中看到的高級工藝品。透過歷史悠久的作品可以想像到當時師傅的巧手,以及他們的畫功的精湛和細緻,而高級的青花瓷更會成為當時宮廷的貢品;而在民間,百姓於生活上都會用到不同的瓷器,不過品質上無疑會比較遜色得多。而在明、清時代,更是燒造青花瓷器的高峰期,民間工藝師為了可以減低成本,畫在瓷器上的圖案都開始由寫實變得簡約;由具象變成抽象。只需以寥寥數筆已捕捉所繪對象的特徵,既寫意又不失形似。

觀塘一新美術館最近就以《中國簡筆畫:簡單畫青花・謝之光簡單畫》展覽為題,展覽,展出由「雲泉簃」所藏超過160件明清民窰製作的青花瓷,以及20多幅現代上海畫家謝之光的簡筆畫作品,全部都是以簡筆畫為主題。為觀眾帶來當時被視為「低檔次」的民間藝術,以及一些出自古時一班無名畫師的抽象畫。

簡筆畫又稱減筆畫,早於南宋時期出現,用筆粗獷簡練,只以寥寥數筆已捕捉所繪對象的特徵,既寫意又不失形態,即使這些民間產品在當時都被視為次一級、不重要,但仍然可以反映到當時的民間生活,即使工藝品出現於現代,觀眾都會對工藝品刮目相看。

當時青花瓷的主題可分為五種:花樹、動物、人物、山水及祥瑞。當時的工藝師都會以這五大主題,以簡筆畫的方式去為瓷器添上圖案,因為成本有限,所以有不少圖案都會被簡化,以明晚期流行的嬰戲圖為例,畫師以大小圓圈代表頭顱與軀體,幾根線條表達頭髮和四肢,造型抽象但生動,盡顯民間工匠的創意。 除此之外,平民百姓為了祈求豐衣足食,都會於食器上寫上吉祥的字句,最常見的都是「壽」和「福」字,而這些字都會比較草率,構圖亦同時變得比較簡單,但用意亦與一般的高級工藝品無異。

展覽的另一部分是謝之光晚年的簡筆畫,他的藝術風格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的月份牌畫、三十年代的工筆畫、以及是次展覽中的簡筆畫。他的簡筆畫主要以花鳥及山水為題材。受吳昌碩及齊白石的畫風影響,謝之光喜以篆書圓潤的筆法勾勒花形,又以較豔麗的顏色點花,所繪的花鳥走獸帶有幾何形象,樸拙有趣。與展覽中的青花瓷一樣,謝之光晚年作品的風格都十分簡單,他的花鳥畫構圖白潔,甚少看到會有繁花茂葉,多數都是一幹兩枝;而花卉更會簡化為幾何圖形:例如荷花會畫成方形,蘭花會由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組成⋯⋯而畫動物時,謝之光就會以形象怪誕誇張,輪廓亦會帶有棱角,去顯出樸拙的意味。

民間青花的簡筆畫反映當時的民生生活,創作自由多變,這種畫風也受後來的專業畫家承傳下來,以不同的媒介去展現出來。透過這展覽提升市民對中國民間工藝的興趣,為藝術研究開拓新領域。

《中國簡筆畫:簡筆畫青花.謝之光簡筆畫》

日期:7月26日至10月5日
時間:逢星期二至星期六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一新美術館 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TEXT: PEARL
PHOTO: NI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