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徐浩 幕後音樂世界

近來一批樂壇新勢力嶄露頭角,令沉寂一時的香港樂壇再次蓬勃起來。除了歌手本身要具有才華外,能夠發掘歌手的特質,並將之呈現在觀眾眼前,一眾幕後音樂功神的角色也十分重要。徐浩(Terry)由歌手轉戰幕後發展,身兼作曲、編曲及監製的角色,為不少歌手製作一首首大熱作品。即使離開了幕前,音樂仍與他形影不離。

把歌手的潛能發揮

我們常聽到「曲、詞、編、監」,當中監製的工作應該是一般人最陌生的部分,究竟一個監製要做些甚麼?Terry表示,監製就是要整合所有事情,由收到一首曲,到決定歌曲的方向、找填詞人編曲、甚至歌手應選甚麼歌都由監製負責,當然錄音,以至後其製作、控製預算等也要兼顧,簡單來說,就是由一開始製作直至發布,關於這首歌的所有事情,監製都要全程負責。 」他自言很喜歡將一些雜亂的事情重新整理,正因如此,最喜歡就是監製、演唱會音樂總監這些身份,「我很喜歡整理一些零碎的碎片,把它們變得完整的感覺。」

然而,監製的工作絕不輕鬆,Terry提到,在香港音樂圈所有事情都發生得很快,未必製作每首歌都有充裕的時間,只要做錯一個決定,就要花時間、金錢去補救,所以要時刻保持頭腦清晰。」除此之外,一個好的監製還須具備甚麼條件?「監製要很了解歌手的特質,才能在選歌、編曲的方向上做對決定。我認為好的監製能夠把歌手的潛能充分發揮,將他最好的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

Terry從幕前轉戰幕後,現時最享受擔任監製及演唱會音樂總監的崗位。

欣賞MIRROR、MC


十數年前以組合V出道,隨後由歌手身分轉到幕後發展,無論是監製、編曲或作曲上,Terry都曾與眾多歌手合作,包括近年的新晉歌手,其中他特別欣賞MIRROR及張天賦(MC),而他們的共通點是透過參加選秀節目出道。他認為,近年的選秀節目的確對香港樂壇再次蓬勃起了很大作用,他說:「他們在比賽中已訓練有素,很熟識舞台表演,懂得面對觀眾、傳媒,在出道一刻已準備好。而且他們都有俊俏的外貌,又能唱能跳,實力與外貌兼備。加上部分人不是一畢業就加入樂壇,他們都在幕後捱過一段日子,例如做舞蹈員或音樂製作,早已見識過這圈子是怎樣運作,甚至捱過苦,知道幕後人的辛酸,因此他們會更珍惜現在的機會,得到成績時也不容易驕傲,會以謙虛心態面對,讓自己繼續進步。」


Terry早前擔任MIRROR演唱會的音樂總監。

關於《俏郎君》


除了新人之外,今年令他最深刻的合作,就是為張敬軒寫了一首《俏郎君》。他提到當初軒仔的唱片公司同事找他為軒仔作曲,他一連交了4首曲卻全軍覆沒,沒有一首被選中,「現在回想明白到,或許當初是太多計算,我一心想為軒仔寫歌,就想得太多,希望為他度身訂造。幾個月後他的同事再找我,問我要不要在他們開會前再試一試,再交一首?這次我就沒有想太多,當晚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已很晚,我就隨心地坐在琴前彈奏,我記得只用了大約一小時內就寫好,隔天還收到電話說軒仔很喜歡,就這樣成為了現在大家聽到的《俏郎君》。」


曾聽過不少「Hit歌法則」,說一首歌要受歡迎,必須包含某些元素,但正如Terry提到,近年發現愈少計算的音樂愈能成功,讓它自然地發生成績會來得更好。


Terry認為歌手本身的想法,是製作一首歌中重要的一部分。

把想法真實呈現


他認為相比計算,歌手自己的想法、是否出自真心才是必須。無論是自己寫歌或找人填詞之前,他都會先與歌手溝通,了解對方有甚麼想法,而不是其他人付諸其身上,「 一個藝術家,無論是畫畫、唱歌或演戲,都是透過其作品說故事、抒發情感或對事情的想法。在我的經驗中,真實故事的歌通常都會更Hit,即使我們沒有刻意對外說明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但聽眾還是能夠感受到的。」

自私地做音樂


一首3-4分鐘的歌,無論是甚麼主題,開心或傷心,對於音樂製作人來說,最希望能令聽歌的人可以在這幾分鐘進入歌的世界,投入在音樂與歌詞之中,然而,Terry創作時卻不會考慮太多聽眾的喜好,「藝術不能太顧慮聽眾想要甚麼,從來都是說自己想說的故事、想表達的感覺,如果你『啱channel』就進入這個世界,『唔啱』便去另一個世界,聽眾自然會選擇他當刻想聽的音樂。」或許所謂知音,就是總有一首歌能正中心扉,一起產生共鳴。

TEXT:JOYCE
PHOTO:NICK、TERRY’S I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