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港鐵西港島線通車以來,西環一帶的樓宇和店舖,相繼進行翻新。舊樓拆卸,換來一幢幢新樓宇;老店關閉,取而代之有連鎖商店。這一切變更,看在攝影團隊ATUM IMAGE眼中,儼如文化衝擊;這個由年輕攝影師組成的團隊,看中了西環這個處於新舊交替的社區,於區內開設以攝影為主題的咖啡店,希望以影像將大眾連結在一起。

攝影靈感街道
說起ATUM IMAGE最為港人熟悉的往績,應是今年初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找他們出任選舉工程的攝影團隊。如今選舉已落幕多時,團隊亦各自有攝影工作;不過連繫他們的,是西環一間以攝影為主軸的咖啡店ATUM Space。
原來自團隊成立以來,各成員一直夢想設立一個能連接大眾的分享空間。而ATUM Space現時選址西環的小街,團隊之一Billy H.C. Kwok表示看中這裡新舊交替的氣氛,為攝影帶來無窮靈感。「這裡有一種老情懷,也有獨特的文化氣息,很多電影或小說的情節都在此發生;同時,港鐵通車後開始陸續帶來人流,還有許多新事物。」



西環孕育的文化靈感
西環由堅尼地城、石塘咀和西營盤組成,位處港島最西,旁有碼頭海岸,鄰接半山區及中上環等地,又有百年學府香港大學,地靈人傑,孕育了幾許藝術文化。如80年代張國榮與梅艷芳主演的電影《胭脂扣》,黎明和舒淇飾演港大生的《玻璃之城》(1998年),以及張智霖、佘詩曼的愛情片《月滿抱西環》(2001年)等。文學方面,張愛玲常以港大為題,而作家也斯也曾在新詩及散文內提及西環風貌。




攝影連結社區文化
取材西環,言之成理。然而ATUM IMAGE既是攝影團隊,為何會開設咖啡店? Billy指,「店名ATUM Space,以『空間』為名,除了想聚集一班志同道合的攝影愛好者之外,也想利用café的吸引力,讓不懂攝影的朋友,透過我們而認識攝影,繼而產生興趣。」為了做到這一點,ATUM攝影團隊計劃未來舉辦多項與攝影相關的展覽和活動,如菲林沖曬班、攝影工作坊等。
8月中,咖啡店便舉辦了首個攝影展「黃勤帶《8×10》」,展出本地資深紀實攝影師黃勤帶的作品,包括多張選材自80至90年代的新聞及報導攝影,當中包括香港及澳門主權移交時的珍貴歷史照片。緊接著還有本地少有的報導攝影工作坊,外影地點將由學員與導師一同商議,讓參加者透過合作、交流,建立出獨特的個人攝影風格,完成報導攝影圖片故事。由攝影連結社區文化、體現本土情懷,Billy表示咖啡店的空間就是一個起點,「希望將本地的文化和特色,透過這裡所舉辦的活動傳播開去。」



Info
ATUM Space
地址:西環保德街6至20號保基大廈地下5號舖
FB: Atumimages
Text: Venus L.
Photo: Nick Lui(部分相片由黃勤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