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倍奉還!」(倍返しだ!)這霸氣的對白,曾經是2013年日本流行語大賞的年度大賞。劇集《半澤直樹》人氣一時無兩,堺雅人誇張而又傳神的演技深深植入觀眾的心中。在千呼萬應之下,續集終於宣布在來年的4月播出。
前情提要
第一季半澤直樹首先成功把西大阪鋼鐵5億元的爛帳回收,並升遷至總行營業第二部工作。其後在中野行長的指名下,半澤成為拯救伊勢島酒店的負責人。面對酒店200億元的投資損失,他成功說服湯淺社長打破獨裁經營的傳統,並完美應對金融廳的檢查。最終大和田常務的陰謀在董事會中被揭露,半澤的實力亦得以證明。正當大家都認為半澤會取代大和田加入董事會,中野行長竟然要半澤「出向」到子公司東京中央証券擔任營業企劃部部長。

在整個故事當中「出向」成為了懲罰沒有能力的員工的手段,原本在大銀行工作的銀行員會被派到經營規模較小的公司。例如半澤的同期近藤就被調派到TAMIYA電機工作,在那裡近藤並不受到其他同事重視;陷害半澤的岸川支店長更被派到東南亞。業務內容要重新適應之外,為了方便工作還要舉家搬遷,對生活的影響不在話下。但對於在香港工作的各位,對「出向」這個制度可能會比較陌生。
其實即使是被派到其他公司工作,也有幾種不同的名義與方式。背後意義的不同,對於社員的未來也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就會談及「出向」、「左遷」與「派遣」這三種調派方式。

「出向」是在《半澤直樹》劇中不斷被提及的方式,就劇情的效果而言感覺「出向」就是一種嚴重的懲罰,但其實它是三種當中最正面與友善的調派方式。出向的目的主要有四個,每個都是對公司與員工都有最大的利益。
豐富履歷
為了令年輕的社員日後在工作上更有利發展,更加認識相關企業的工作內容十分重要。如同實習一般,社員可以在那裡學習與吸收經驗。特別對大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培育未來人才的方式。
提升業績
把在母公司有能力的社員派遣至子公司有助整個集團發展,令集團的經營基盤更加穩定。特別是派遣至經營不善的子公司,有能力者是背負著母公司的期待去改善惡劣的情況。
增進企業間的交流
當有新加入的子公司或合作伙伴時,兩者的互動變得不可缺少。不論是技術交流或交易也要有一個交換資訊的窗口。「出向」的社員就可以成為雙方的潤滑劑,增進大家的互信。即使日後回到母公司工作時,他也可以成為溝通橋樑。
架構調整
當公司經營情況不可能繼續聘用時,就有機會把社員「出向」至相關企業。因為公司也不希望直接解雇社員,令社員面臨失業。相關企業接收「出向」的社員就可以令他有繼續工作的機會,最終也有可能會移籍至新公司。

而「派遣」形式上與「出向」類近,但在制度上是完全不一樣。「出向」是由原本公司掌握該社員工作的指揮權,原則上來說該社員可被視在特別的獨立個體。但「派遣」則是將社員的福利、薪水、指揮權與工作內容等都交由接收公司一方去決定,社員相對會處於比較被動的位置。

「左遷」就是降職的代名詞,通常會被指派比現時更低級的職位。或者是調動到偏遠地區的分店,通常被「左遷」的社員就等於被踢離原本的升職路徑。《漢書•周昌傳》亦有提及「“左遷” ,顏師古註:“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當時「右遷」是升官的意思,相反「左遷」是降官的意思。當時日本與中國的交流密切,故一些字詞亦會流傳到日本。

雖然現實生活未必會如《半澤直樹》劇中如此勾心鬥角,但是以上談及三種的調派制度都是真實存在。即使在香港也會發生,但大多也是因為前線人手不足需要調動。
至於為何半澤會被派到東京中央証券,筆者在此不便劇透。電視版第二季將會參考原作《失落世代的逆襲》與《銀翼的伊卡洛斯》的故事而製作,暫時已經預定在2020年4月由日本TBS電視台播放。

PHOTO:TBS、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