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小學生看畢南京大屠殺教材片嚎哭
暴力畫面有指引 重溫香港電影三級制

2021-12-15

今時今日,國民教育已成為不少學校的重點培訓,為了配合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教育局致函全港中、小學校長,建議學校舉行「南京大屠殺」悼念活動,包括播放一段約5分鐘的片段,當中含有屠殺情景、以及嬰幼兒屍橫遍野的畫面。在教育局的建議下,有學校在小一的德育課播出官方片段,多位學生感到惶恐不安,更有部分當場嚎哭。

為小一學生提供該影片教材的舉動令人莫名其妙,防止兒童觀看兒童不宜畫面理應是常識,這亦是香港電影設分級制度的原因。就讓我們藉此重新認識香港電影的電影三級制評級中,對暴力、血腥畫面的指引,好好為青少年及兒童選片。

《電影檢查條例》(第392章)於1988年制定,一般公映的影片都會根據以下的電影三級制評級。

第I級影片: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

此類影片的定義為沒有任何暴力、色情、不雅用語、或恐怖成分。根據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列出的《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可能使兒童驚懼、情緒不安、或感到痛苦的鏡頭,如使用不尋常方法傷害他人的暴力場面,都不應在第I級影片中出現,以免導致兒童心靈受創。
例如:《怪獸公司》、《奇蹟男孩》

第IIA級影片:兒童不宜,任何年齡人士皆可觀看(建議12歲以上人士觀看)

屬於第IIA級的影片,可描繪有限度的暴力,但關於性侵犯、使用容易得到的武器進行危險動作及武器進行容易模仿的危險動作及使用不尋常方法傷害他人的鏡 頭,只可作暗示或含蓄的表現,而不可以生動手法描繪。
例如:《永恆族》、《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第IIB級影片:青少年及兒童不宜,任何年齡人士皆可觀看(建議15歲以上人士觀看)

有中/高度的血腥暴力、驚嚇鏡頭,自殺、虐待、毒品描繪,如倘影片描繪的暴力不會使兒童產生恐懼,但可能會促使兒童模仿,則應考慮是否需要規定在家長指引下才可觀看,這顯示可把該影片列入第IIB級。
例如:《法蘭西諸事週報》、《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

第III級影片:只准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影片描繪的暴力可能會令兒童和青少年感到恐懼、受到傷害或嚴重驚擾,但影片中有其他因素足以證明這種效果確有需要,則可把影片列入第III級放映。
例如:《春光乍洩》、《恐懼鬥室》、《旺角卡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