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尋覓靈感 舞出真我

2017-11-08

大文豪Oscar Wilde曾說,“Life imitates art far more than art imitates Life.”藝術本源自生活,即使是生活裡一個細微的感受,都會是啟發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泉源。綜觀這麼多的藝術裡,舞蹈給筆者的感覺是最赤裸裸的。舞者把自我的情緒與身體融為一體,每個動作都是力量與情感的結合。因此,生命中的一個細節,或是一個時刻,都能啟發舞者們將它們轉化成華麗的形體藝術。以身體說故事,比任何形式來得更有血有肉。

因舞蹈而結緣

同一天生日的Justyne(李思颺)和Tan-ki(王丹琦),舞蹈讓二人結緣,天註定要他們走到一起。因為舞蹈,令二人有了共同的目標,後來更結為夫妻。自稱是壞孩子的Justyne,覺得循規蹈矩的芭蕾舞並非自己的最愛,因此毅然決定重返校園,學習現代舞。就在演藝學院重新「習舞」的時候,她遇上志同道合的Tan-ki,兩人不謀而合,在舞蹈世界互相扶持,合作無間。於 2010年,二人共同創辦了舞團Neo Dance HK,好讓生活離不開摯愛的舞蹈藝術。

 Justyne與Tan-ki視舞蹈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二人共同追隨的目標。

舞蹈是一面明鏡

作為專業的舞者,Justyne和Tan-ki享受不斷從生活裏反思,從生活裏學習,再將一切的感受轉化成舞蹈,以身體來呈現最真實的自己。別以為藝術家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Justyne感性地告訴我們,原來他們也要克服不少心理的關口:「跳舞是一個考驗,作為專業的舞者,我們很容易會迷失自己,跟其他人比較。例如我們也會因為自己外形先天的不足而感到自卑,但是透過舞蹈,讓我學懂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身體,接受自己的不足。舞蹈讓我感到釋懷,也更了解自己。」

二人透過舞蹈來重新審視自身的不足,可謂是將藝術演出昇華至另外一個層次。

精雕細琢的舞步

二人將在《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的現代舞事劇場中,演出他們獲獎的代表作《葛拉蒂X》。編舞的靈感是來自希臘神話故事,加上Justyne親身到雅典旅行時近距離觀看相關的藝術品,啟發她的創作更加立體和更具靈氣。Tan-ki更形容排舞的過程就好比雕刻那些藝術品的過程一樣,每個舞步都是二人精雕細琢的結晶。命運注定他們要當舞者,還為他們的身體注入了「舞蹈魂」。

愛上自己的作品

另一位舞蹈藝術家楊浩,從小便開始與舞蹈結上不解之緣。在長年的練習裡他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彷彿跟一般人不同,舞蹈改變了他的思維。在城市當代舞蹈團創作過第一個作品《沒有精神之精神》後,他察覺舞蹈讓他表達最真實的自我。他成為編舞後,或多或少也會愛上自己的作品。這點很重要,要創作出有情感有生命的舞蹈作品,編舞者也要先相信自己的構思,深愛自己的創作。

作為舞蹈藝術家,楊浩透過編舞及練舞來尋找最真實的自我。

反思舞蹈的限制

舞蹈雖然是最「一絲不掛」的藝術表現形式,卻也有它的限制。將在《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現代舞事劇場中演出作品《直言不諱》的楊浩,便與劇作家Alice Rensy 合作,共同反思舞蹈作為表達手法的界限,直接解構身體作為表達信息的媒介時,所面對的種種衝突和困難,同時又帶來嶄新的跨界藝術演出。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牽線下,早前兩人更攜手參與《舞動無國界》活動,引導HOPE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的小朋友們在週年慶典中作舞蹈演出。楊浩十分享受與小朋友排練的過程,他們的信任完全建基於舞蹈之上,透過互動來認識大家。這就是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媒介,自有其獨特之處。

楊浩早前在《舞動無國界》活動中指導一班小朋友跳舞。

擴闊國際視野

無論是Justyne和Tan-ki,還是楊浩,作為舞蹈藝術家,最可貴的就是能到海外各地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舞者交流分享。Tan-ki直言,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支援下,他多了機會到不同地方的舞蹈節交流,除了認識一班高水平的舞者外,他還反思過如何透過交流讓本地的舞蹈活動變得更具國際水平。而楊浩則說,到不同的地方認識不同的藝術家,有助他從新的視野去創作,並建立國際的藝術人際網絡。為有才華的舞蹈藝術家提供適合的平台,他們會在最好的時機闖出一片天地。

Info:

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現代舞事劇場節目二及三

日期:2017年11月17日及18日

時間:晚上8時正

場地: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價錢:$100

詳情:www.urbtix.hk/internet/zh_TW/eventDetail/331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