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やし中華はじめました(中華涼麵已推出了)」,如果在日本餐館外看到這些海報,就代表夏天已到。

在清涼的拉麵上,擺放切絲的蛋皮、番茄、小青瓜和火腿等各種材料。擺盤方式模仿富士山造型,再淋上醬油風味的醬汁。雖然名字冠上「中華」兩個字,其實是昭和時代才開始出現的日本料理。

有些小店能吃得到大碗好吃又便宜的中華涼麵,這種中華料理店我們叫做「町中華」。小時候沒有手機、網絡也未興起,如果想外賣,要打電話叫店家送餐。所以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有一張「私家」外賣單,而且會放在電話旁邊。

送餐速度未必很快,差不多要一個多小時,不過等待的時間卻讓人十分期待。聽到門鈴一響,急不及待的跑去打開大門,就會看到身穿白色餐衣的送餐員。餐點會裝在專用的箱子裡,很多時候會看到他們邊提著厚重的箱子、邊騎著腳踏車送餐,真佩服他們那種驚人的平衡力。

我們點了涼麵、炒飯和煎餃等餐點,看他小心翼翼的從箱子逐一端出,眼前餐點雖然用了保鮮紙包起來,不過陣陣食物香味仍然撲鼻。即使食物不是最新鮮的狀態,不過能在家中跟家人一起吃中華料理,每一口都有種令人窩心的美味。


吃完之後,我們還要把盤子還給他們。碗碟要洗好擦乾净,用保鮮紙包起來,然後放在門口外面。有時候還會用紙條寫上「好好吃喔 」,悄悄地放在盤子上面。他們到底是甚麼時候回來拿盤子,我也不清楚,不過總是在隔天早上看到盤子已安然無恙地回到餐館裡。
小時候以為中華涼麵就是中華料理,沒想到現在卻成了令人懷念的「日本昭和味道」。


日籍插畫師,來港旅遊時邂逅丈夫,2013年定居香港,將貓咪結合繪畫,創作出《貓咪香港》系列畫作。繼2018年推出過插畫集《貓游大澳》後,2019年出版新作《鴛鴦茶餐廳》,講述個人的經歷及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