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顏色,心中一直有個不解之謎:你如何確定你眼中的藍色與別人看到的一樣?不是不相信眼睛,而是顏色分類太刁鑽細密,是以才會鬧出客戶要求「白色再白一點」等笑話出來(有傳設計界甚至會直接以RGB Color Code溝通)。其實古今中外,人對顏色的辨識都是從大自然開始,回想孩提時,誰不是透過橙來認識橙色?書中自有黃金屋,但談到「認色」,沒有那一種語言和文字能夠勝過山水中的自然色盤。本回我們踏進香港東北之境,帶領大家從草木鳥獸、豐沛果物中,一再發掘隱沒於都市的大千色相。
今期的拍攝地點是香港人熟悉的新娘潭,並非為了考證都市傳說,而是看看連外國人都讚不絕口的香港郊野,到底蘊藏著多少顏色秘密。採訪當日天氣晴朗,氣溫難得在日照下回升,幸運地在寒寒也能感受到颯颯秋意。我們從新娘潭出發,途經烏蛟騰村、犁三古道和三椏村,時間許可的話其實還可一路走入荔枝窩,這條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靠海一方有一風水林,生態圈內棲息著不少珍貴的海洋動植物,讓眼睛在飽覽綠茵原林後獲得碧海藍天的釋放。

三招速成!練習拍出鮮艷色彩
一. 對比
善用前後景作色彩對比互補,讓主體色彩更鮮明立體。
二. 色溫
拍攝芒草時想拍出偏黃色澤,可將色溫調節至6000以上配合大光圈吸光。
三. 手動
自動測光在同一環境下可能因為主體偏灰而不慎過曝。手動調節可將不同色彩都細緻記錄下來。有緣巧遇彩虹的話,記得調慢快門速度並配合三腳架拍攝!





PHOTO: 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