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如何成為戰地記者

2017-08-25

方法一

應徵國際媒體

在香港,你不會看到報章上看到「聘請戰地記者」的招聘廣告,香港媒體沒有這個職位。想成為戰地記者,需要借助「外國勢力」如美新社、路透社、法新社,不想離家太遠,也可應徵內地的鳳凰衛視,閭丘露薇便是其中之一的戰地記者。

方法二

進行獨立採訪

從文字

不少東南亞國家的傳媒都不太願意派員到衝突地區採訪,主要原因是不想承擔風險。加上讀者對國際時事一向不太感興趣,以經濟效益為前提,國際版以翻譯外電新聞為主,鮮有派人到海外進行採訪。於是獨立戰地記者應運而生,而且人數愈來愈多。

張翠容

被喻為香港唯一戰地記者,是本地獨立採訪的香港戰地記者代表,曾走過阿富汗、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科索沃、東帝汶、玻利維亞、突尼西亞等戰亂國家作深入專題報道。曾為BBC World Service特約記者、Inter Press Service駐港記者、路透社電視部特約記者、《二十一世紀環球報導》特約作者。著有《行過烽火大地》,近年文章主要發表於《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

親身戰事

1990年      初東歐共產倒台

1998年      柬埔寨大選及赤柬解除武裝過程

1998年      印尼排華事件

1999年      科索沃危機

1999年      東帝汶獨立公投血案

2001年      911前夕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

近年            伊拉克戰爭

到攝影

想成為戰場上的攝影記者,同樣可借助「外國勢力」,如向””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或””Magnum Photos Home””自薦成為旗下攝影師;也可透過獨立採訪,也就是以自由攝影記者的身分身深入敵陣,香港的林亦非正是其中之一。

林亦非

自由身攝影師林亦非曾到訪薩拉熱窩、烏蘭巴托、福島等地工作,雖然並不是跟隨軍隊走上戰場,但同樣深入不毛之地為讀者揭露真相,作品已經多次登上過國際媒體如《紐約時報》、《衛報》和“Bloomberg”。去年重新專注本地舉行的公民抗命運動,親身擠進示威區現場。從戰地到示威區,工作性質或許有異,但同樣見證真實的歷史一刻。

 圖片轉載自www.lamyikfei.com

TEXT/RINGO
PHOTO/ 網絡圖片、 圖片轉載自www.lamyikfei.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