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好戲連場:香港亞洲電影節

2018-10-30

作為「電影發燒友」,筆者平日除了密密進戲院看戲外,最熱切期待的,便是每年本地舉行的各式各樣電影節。踏入秋季,讓萬千影癡戲迷翹首以待的,當然是一年一度的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今年HKAFF踏入15周年,除了選映亞太地區一齣齣精彩好戲外,更會舉辦多個特備節目,務求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電影節體驗。到底今年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電影及節目?HKAFF的影展總監Gary及節目策劃Didi將為大家一一解畫。

HKAFF的影展總監Gary(圖右)及節目策劃Didi(圖左)。

m=metro Pop G=Gary D=Didi

m:今年HKAFF的節目有何特色?
G:今年是HKAFF的15周年,我們依舊一如既往堅持把焦點放在新導演身上,讓他們能有一個平台展示作品。譬如開幕或閉幕電影,我們都希望能夠選映新導演的首作。以今年為例,我們的開幕電影就是出自兩位本地新導演之手,分別是執導《翠絲》的李駿碩及執導《淪落人》的陳小娟。
D:今年電影節有一個隱藏主題,就是””Go Beyond””。我們嘗試做了很多跨媒界及走出戲院的事情,例如跟西九文化區M+及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合辦「幻影波音:林強現場配樂」演出,這是我們首次嘗試將一個音樂會搬到戲院,對此感到十分興奮。另外我們還會在蘭桂坊附近的百子里公園舉辦戶外放映,希望能為參與者帶來一個全新觀影體驗。

作為開幕電影的《翠絲》及《淪落人》,均出自新導演之手,前者有姜浩文破格演出變性人,後者有黃秋生助陣飾演因工傷意外引致半身不遂的基層中年人。

m:今年你們在選片上有何考慮?
G:我們喜見近這幾年亞洲地區愈來愈多新導演冒起,伴隨著大量新作品湧現。當電影數量這麼多時,我們當然會先考慮把放映機會留給新導演們,希望讓整個電影節充滿活力,呈現出年輕及新的視野。
D:我們今年有一個名為「全民是星」的欄目,挑選電影都是與現代城市環境及文化相關,或是涉及小人物的故事,例如有講述內地「網紅」文化的《虛你人生》,也有儼如真人版《The Hurt Locker》的紀錄片《平民拆彈英雄》,這些選片強調生活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是焦點,人人都能成為鏡頭下的主角。

永恆的母親:樹木希林

日本國寶級的實力派演員樹木希林於上月逝世,演藝生涯超過半個世紀的她,從早期一直飾演小角色,到演出不同電影中母親一角而為人所熟知。為了懷念這位影迷心目中永恆的母親,今年HKAFF開設了「懷念樹木希林」欄目,片單中除了包含她的兩部遺作《日日是好日》及《綠野仙師:熊谷守一》外,當然也少不了她的代表作《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及《母親愛的手札》等,讓影迷在大銀幕上重溫她充滿柔情的演出。

m:今年的片單中,有哪些電影你們認為是不能錯過的?
G:我會推薦《四個春天》,這是一齣關於家庭的紀錄片,導演以兒子的身分,拍攝自己的父母面對親人離世後,沒有沉溺於死亡的憂傷,依舊從容地面對每一天。這部作品跟一般的紀錄片不同,沒有沉鬱的負能量,卻帶種樂天知命的態度。另外我亦很喜歡《幸福城市》,電影分三段,三段故事都反映著台灣社會不同的面貌和狀況,加上導演的拍攝技巧出色,及演員的演出細膩,讓我一看難忘。
D:我屬意《愛別夏威夷》,電影講述一個關於「愛情斷捨離」的故事。我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它的劇本寫得很到位,當中的小情小趣是很容意牽動著你的心。雖然這是一齣製作規模很小的獨立電影,卻能讓你在審美疲勞的情況下重拾愛看電影的熱情。

《幸福城市》是馬來西籍導演何蔚庭的作品,在多個影展放映後好評如潮,並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及另外3項演員獎提名。
Gary形容《四個春天》在內地的豆瓣網評分甚高,絕對是影迷不可錯過的獨立紀錄片。

m:除了看好的電影外,你們今年還有哪些特備節目介紹給讀者?
G:當然是我們的「午夜狂熱馬拉松」環節,這是每年影迷都熱切期待的部分。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dress code,又會有遊戲安排供大家一起同樂,是一個為影迷度身而設的嘉年華。
D:我就重點推介導演李相日與陳果導演對談的工作坊,因為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能夠邀請到兩地的導演進行這樣的交流。李相日擅長改編文學作品,而陳果近年也有類似的嘗試,兩人對談分享心得,必定能為觀眾帶來衝擊。

日籍韓裔導演李相日
《愛別夏威夷》由日本導演松村真吾執導,曾於大阪亞洲電影節獲得Japan Cuts大獎。

INFO
香港亞洲電影節
日期:11月6日至25日
網址:http://www.hkaff.asia

TEXT: SAMMY
PHOTO: BILLY、片方提供
#6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