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天人合一 山水紋身烏托邦

或許你會說,在這個紋身藝術普及的年代,將充滿中國風的圖樣刻在皮膚之上,也稱不上是甚麼新鮮事。可是,具有前瞻性視野的當代藝術家黃岩,早在裸體還在內地被視為禁忌之時,已經透過人體來作畫,在皮肉之軀上描繪宋、元兩代的山水景觀,試圖打破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界限。細觀其《中國山水紋身》系列作品,自能讓你體會何謂「天人合一」的意境。

尋根溯始

古人作畫,喜將情志寄託於山水之中,山河蓋世之景象,蘊藏著多少文人雅士的壯志情懷。自幼便深受山水畫薰陶的黃岩,深信傳統與當代藝術該是緊密相連,於是突發奇想,嘗試在人的皮膚上畫山水。創作這個系列的靈感,正源自黃岩對『根』的追溯。所謂「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他深信正因人類是萬物之靈,該當以自身來感悟自然,探索人與山水土地的關係。感嘆自己生在塵世裡看盡山河氣概的黃岩,將山水「紋」於身體髮膚上,是為探索自我的舉動。

人體作畫的學問

在身體的皮膚上作畫,與在紙上作畫大相逕庭。對此,黃岩有這樣的心得:「在皮膚上作畫,有兩點要留意,一是人體的溫度,二是身體線條的變化。」的確,人體的體溫會影響顏料落在身上的質感,流汗會讓顏色減退,太冷又會讓顏料結焦。而人體的線條和弧度又會影響圖畫呈現的模樣,彎腰提手,每個動作都能改變山水的式樣。這種種因素,正成了這個「山水紋身」系列的點睛之處,也呼應了藝術家的用意:以身承載山水,將自身於自然結合,感悟其千變萬化的靈氣。

留白是中國畫意境組成不可缺失的部分,黃岩在作畫時也考慮到這一點,於是選擇先在皮膚上塗上一層白色的顏料後再畫山水景致,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也能把圖畫部分變得更集中一些。

以古思今

深信「任何物料都可以是畫布」的黃岩,從來不認為材料是作畫的局限。「古人曾在樹葉上作畫,也有部落土著直接以土地為畫布,以泥沙為顏料,可見任何質材都能作畫。」這樣震撼視覺的作品,不同的人看了,自當有不同的想法。「譬如小孩看了,會覺得在身上作畫是有趣的事情;學者看了,或會從流派和歷史背景中分析,然後細賞慢嚼。無論是以甚麼身分觀畫,最後還是能與自身背景呼應。」黃岩希望的,是引發觀眾對古代文化與日常生活間關係的思考,不要把藝術想成是離地高深的學問。觀眾若是進場賞析,不妨循著這個方向,說不定有另一番感悟。

黃岩
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自1994年起便利用油畫和攝影記錄自己的觀念與行為。擅長在不同媒介上作畫的他,作品至今曾在紐約、倫敦、米蘭及柏林等地展出,他的多件先鋒派藝術品亦被世界各地舉足輕重的美術館收藏。

Info
黃岩個人展覽:紋身烏托邦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5日(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11:00 – 19:00
地點: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89號地下獅語畫廊

TEXT: SAMMY
PHOTO: NICK、受訪者提供
#62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