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老店及歷史建築都因舊區重建及疫情而相繼消失,令人倍感惋惜。為了留住時代的痕跡,有人會在老店告別前到場拍照留念;本地插畫家Alan Cheung(張兆文)則選擇以速畫方式為街頭畫像,希望記錄消逝中的香港風景。

Alan至今已畫過好幾遍藍屋。這幅作品記錄了他初次遇上藍屋的一幕,別具意義。
速畫使人感受很深
Alan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及人像插畫家。曾於廣告公司任職的他,現在主要於院教教授廣告設計課程。2017年,他加入了本地速畫團體「畫吓嘢」及「速寫香港」,自此便愛上了戶外寫生。「速畫特別之處,在於每幅畫作都是在現場完成。透過觀察,除了眼前的建築物之外,你也會留意到建築物以外的生活和瞬間,例如是周遭的行人、聲音及味道等等,使人感受很深。」故此,他在繪畫時,也會把人、燈柱、車等事物描繪下來,希望把發生在建築物周圍的故事呈現出來。

位於廟街的殘舊唐樓,天台石屎之間竟自然生長了一棵大樹,可惜該大樹近年已因安全條例被砍。
此畫作於2019年創作,為Alan其中一幅最喜歡的作品。

水記位於中環吉士笠街,是一家有60年歷史的老字號。
有限時間作畫 考驗技巧和信心
Alan通常會花約2小時來完成一幅速畫作品,他表示,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作畫,其實很考技巧和信心。「最重要是不要怕畫錯!有時候畫畫很考你怎去演繹眼前的事物,建議大家可從細節中作出取捨,例如不用如『罰抄』般,把建築物的所有窗口通通都畫下來。」從2017年開始接觸速畫的他,表示其作畫風格也因與其他速畫家交流而逐漸演變,繪畫時也會作更多的新嘗試,「一開始是以簡單的線條為主;中間也開始以水彩色塊來畫畫,畫風更見粗獷;後來希望畫得細緻一點,於是便決定在畫中多添加一點色彩。」

擁有44年歷史的老餅店去年因不敵業主加租而結業,最近於灣仔同區重開,新店命為「快樂麵飽」,

已傳承3代人的鐵皮茶檔,豬扒麵和熱奶茶都遠近馳名。
組團寫生 互相交流作畫心得
現時,Alan每星期都會到香港不同的地方作畫,更不時會和本地速畫團體的成員組團、四處畫畫,每次都是一大班人、浩浩蕩蕩地出動。「每次去畫畫都至少有二十多人,最高峰的一次更試過有八十多人!」他也透露,團體偶爾也會到一些較偏離市區的地方,如吉澳、九華徑村等寫生,「其實在取材的過程中,也讓自己認識多了香港的地方。」在完成畫作後,大家更會當場把各自的速畫作品在地上攤開,互相交流和分享作畫心得。



前者為本港碩果僅存的3幢弧形轉角唐樓之一,惟現時正空置中,據悉會被改建成22樓高的住宅公寓;後者位於灣仔皇后大道中,現已結業。
以一筆一畫 記錄我城快將消失的事物
他表示,自己特別喜歡繪畫快將於城中消失的事物,如具有本土特色的景色、富有歷史價值的舊建築和老字號等等,「香港近年有很多事物相繼消失,十分可惜,幸好自己會以速畫的形式把它們記錄下來。」現在回看,一些他畫過的舊樓及小店,如老字號「快樂餅店」舊舖、有記香燭舖等等,最終也敵不過城市發展的巨輪而消失不見。

凌晨是果欄最繁忙的時間,燈火通明,工人忙於運貨,活力不息。

為一級歷史建築,印證了昔日娛樂事業的繁華,也盛載了不少市民的回憶。
別等失去後才後悔!
最近,Alan於中環大會堂新開業的餐廳 #bistrocity(城中館子)舉行「香港一遇一隅」個人作品展,展出了約20幅以畫筆記錄了城中細節的速寫畫作。他冀透過作品,鼓勵大家多加觀察周邊事物,「希望大家珍惜現在香港所擁有的東西,別等失去後才後悔!」

城市速寫家、插畫家、平面設計師及大學美術設計講師。畫作熱衷於觀察城市景觀的明暗與動態,並試圖以畫筆及畫紙記下美麗的香港風貌。

芫荽叉燒蛋菠蘿包 創意十足港式料理
於上月開業的#bistrocity,集餐廳、展覽及表演場地於一身。室內空間寬敞明亮,於較入位置的雅座區,更設有懷舊吊扇、街燈和綠色沙發,復古感十足。餐廳主打創意十足的港式美味,包括溫泉蛋蠟腸卡邦尼意粉、芫荽叉燒蛋菠蘿包、玫瑰露酒煮藍青口等等,同時亦會供應絲襪奶茶、香脆阿華田西多士,招牌沙嗲牛煲仔麵、滑嘟嘟煎蛋叉燒飯以及原味雞蛋仔配雪糕等經典食物。
至於「香港一遇一隅」為餐廳首個展覽,展期至6月底,到大會堂觀賞節目的朋友也不妨到場支持一下。


黑毛豬叉燒口感軟滑,入口帶焦香,配上脆邊太陽蛋,味道有驚喜。


前者為花生醬餡一口西多士,面頭灑上了阿華田脆脆和牛油,但略嫌阿華田味不算突出;後者的原味雞蛋仔,口感能做到外脆內軟效果,伴以雪糕和朱古力醬,味道香甜可口。

「香港一遇一隅」作品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址:中環大會堂低座1樓 #bistrocity
營業時間:12:00-21:00
查詢:2521 1132
Text:Onyx
Photo:由受訪者、餐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