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在冬天觀鳥才是正經事 (下)

2020-11-29

如此可愛的雀鳥,的確令人心醉,讓人想趕快拿起望遠鏡出發觀鳥。不過香港觀鳥會最近公布的的「香港鳥類分布調查」的結果顯示,與過去10年相比,開闊原野的雀鳥大跌7成,當中喜歡於農地棲息的山斑鳩的情況最為嚴重,跌幅更高達8成。訪問當日,阿東就帶記者到林村社山村一帶,分享農地消失對雀鳥的影響,「這裡從前都是農田,不少雀鳥愛在這裡棲息。山斑鳩喜歡原始的農地,那些長滿薇甘菊的荒地、設有溫室、密集式管理的農莊,也不適合牠們居住。部分地主將農地圍起荒廢、非法傾倒、鄉郊地區住屋擴增,都破壞了原有生境,令不少雀鳥失走棲息地。生物多樣性對保護生態平衡來說十分重要,我們不應該看輕每一隻雀鳥的存在價值。」

將來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將設有農墟、觀鳥屋及淨化濕地。 © Kit Lam /香港觀鳥會
為了吸引雀鳥停留在塱原,義工加入種米行列。 © 香港觀鳥會

人鳥共存 全靠你我
作為小市民,我們除了可以關心城市規劃、鄉郊發展外,也可以從觀鳥入手。愈多人認識雀鳥、關心雀鳥,當面對城市規劃之時,才會考慮到鳥類棲息的問題。回看20年前的拯救塱原行動,香港人從當日的九鐵手上,奪回土地發展區。假如沒有當時市民的輿論壓力,及多個環保團體與香港觀鳥會的努力,今天的塱原也許已面目全非,不會是廣闊平坦的農地,不會是國際有名的觀鳥熱點。為了香港的生態環境,為了下一代能繼續在港觀鳥,不如跟從以下「觀鳥ABC」,投入人鳥共存的世界。

觀鳥入門ABC 

· 避免穿著鮮艷服裝,宜穿著與大自然接近的素色衣物 。
· 保持步履輕盈,切忌大動作。
· 應離遠觀察雀鳥,保持安靜,避免做成滋擾。
· 切勿以電筒照射雀鳥。
· 切勿騷擾、破壞鳥類的棲息地或鳥巢。不要過度接近鳥巢,避免驚嚇雀鳥。 
· 捕獵雀鳥或撿拾鳥蛋為非法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 初學觀鳥可從市區開始,認識常見於居所附近的小鳥,然後到濕地看水鳥,掌握了基 本技巧後再觀林鳥便會更得心應手了。

觀鳥必備
香港觀鳥會出版的《香港觀鳥全圖鑑》與30-40mm直徑望遠鏡,是觀鳥初可必備的兩大法寶。

余日東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資深鳥類研究只及科學家

14歲起迷上觀鳥,熱愛鳥類與香港自然景觀。負責多項鳥類研究,包括:重點保育項目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中華鳳頭燕鷗衛星追蹤計劃等。

TEXT:MITTY
PHOTO:Brian、香港觀鳥會、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