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四驅達人

2017-08-21

今天電腦、電視、手機遊戲鋪天蓋地,當中的賽車遊戲體感、觀能、刺激兼備,不過一班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卻選擇重拾九十年代盛極一時的迷你四驅賽車,只因那種原始式砌車改車修車的機械工程玩味,沒有任何電子屏可以媲美。

冠軍有話說:關鍵在放電

四驅車神Tiger認為要在鬥車中獲勝,改裝重點有三,「唔飛、唔炒、穩定」,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在快和穩之間找一個中間點。但更重要而經常被人忽略其實是電池:「上次參加比賽提供的是GP電,比一般充電池更大power,基本上一放車就極速炒,因此需要一個命為「Check電器」的電量檢測儀,檢查到電池容量調校至一個適合水平,才可將愛驅在速度和穩定上取得平衡。

贏得「4P四站六巡迴賽冠軍」的四驅車神Tiger:「我平均一星期來兩三天,成班friend玩,一齊交流,好過日日在家玩手機。」
電量檢測儀

m:metro Pop K:Kenji T:Terrence C:Calvin
m:為何四驅車會復興?
K:以前沒有迷你四驅車場,要在屋苑坑渠玩,一放車,跑九條街也追不到,而且底殼易碎,設計用料也不好,追不到車,車炒翻便爛。現在模型廠商大幅改良四驅車設計,除更易組裝,也使用更堅固物料。加上近幾年本地愈來愈多迷你四驅車場,車不用再飛出街之餘,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更容易聚集起來。
C:模型商近年把四驅車作了一個很重大的改動,就是將後置摩打改成中置,這令車身行走時更穩定,也令整個砌車的概念轉變了。玩四驅車的朋友要重新學習適應,加上很多保護車身的新增配件,令大家更埋首鑽研,投入其中,這也是讓以往的玩四驅車迷最近重新投入熱潮的主因。

m:香港為何有這麼多人投資開設四驅車場?
T:四驅車現在還是小眾玩意,玩的一般是我們這些二三十歲,以前曾沉迷《四驅小子》卡通的成年人,喜歡的是一抹情懷。不過最近愈來愈多商場和車場搞親子比賽,加上日本最近的漫畫《HYPER DASH 四驅郎》應該很快推出動畫版,如果能在香港播放,相信會有更多小朋友投入這項活動。不少人已看準這商機,紛紛開設車場,香港最高峰時大概有一百多間迷你四驅車場。
C:相比我們的童年時代,現在大家有更多機會接觸四驅車資訊,上網看國際賽事,訂購零件,學習改車知識等變得易如反掌。四驅熱潮一直延續,我小學時玩,跟著08年再玩,去年又再投入其中,可見熱潮從來沒有減退過。

m:為何玩四驅車需要組隊?
K:我們本是一個球鞋group的網友,去年看到一位網友將波鞋襯著四驅車影相,閒聊一句「咦你都有玩車?」一問之下原來group內有十多位愛此道者,便決定另開一個四驅車壇chat room, 結果一下子便有三四十人參與,我們相約到迷你四驅車場砌車放車,愈玩鑽研得愈深,很自然組成車隊。
T:我們group內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有做傳媒、設計、市場推廣,我們嘗試以自己擁有的人力物力,進一步推廣四驅車,早前更與幾間迷你四驅車場一起搞比賽,大家都非常踴躍參與,現在會員已超過三千人。

 改機三部曲
1.Set Break
2.設置””lock nut””(叮叮)
3.改裝提殼

這個名為””lock nut””的組件需要使用六角批和螺絲批組裝,車場一般都會提供這類工具。
齒輪分為扭力齒和高速齒,前者屬上世紀產物,現已很少玩家採用。
配件眾多,細緻分門別類也是一門專門學問。
左起: Kenji (鞋頭四驅創辦人 / 車隊隊長) , Terrence (鞋頭四驅創辦人 / 車隊核心隊員),Calvin (達磨車場店主/賽道組裝高手)

facebook: 鞋頭四驅 Mini4WD x SneakerHead

#455
TEXT: RINGO
PHOTO: WAI, FRANKY, TED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