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台片好戲勢:
在最壞的時代,看最好的電影

2020-12-27

一場疫情,導致多齣新片不是要延期上映,就是改於串流平台播放。更莫說是舉辦首映或電影節,就連戲院也總是開了又關,「全院滿座」的情境已不復見,可見電影業現正面對極大的挑戰。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台灣,因為防疫有功,寶島的戲院如常開放,沒有荷李活猛片,卻有多套國片(台片)陸續上映,並在當地創下出色的票房紀錄,加上金馬獎的加持,令這股「國片熱」持續。

此刻很想身在台灣看好戲?下文介紹的作品,其實不少已經或準備在香港上映。大家不必羨慕台灣觀眾,待戲院重開,便可入場親身支持。

首推《消失的情人節》

近年台灣電影水準普遍提升,加上今年全球電影業在疫情影響下,導致大量新片紛紛延期,唯獨是台灣國片一一上畫,亦得到國民的支持。單在今年,就有多達8齣電影片在台灣衝破4千萬台幣票房。於剛剛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頒獎禮中,多齣台片均獲取佳績。在眾多佳作中,首推勇奪今年最佳劇情長片的《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是今年金馬獎的大贏家,囊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及最佳剪輯獎。

《消失的情人節》是導演陳玉勳的作品,劇本原型其實早在他拍攝第二部長片《愛情來了》後就已誕生。經過多番轉折下,終於拍成今天這部愛情喜劇。電影的節奏拿捏準確,工整地劃分上下兩個部分,分別從男女主角的觀點出發說故事。他們倆一個天生急性子,一個天生慢半拍,女生從小到大做任何事都搶拍,連走路都匆匆忙忙的;男生跟現代都市人極為相反,說話不慌不忙,連反應都比任何人慢。兩人在生活節奏上的快慢對比,形成極大的反差,一個超前,一個落後。也正因為有著這樣的一個快慢符號化對比,讓電影充滿趣味性,也讓觀眾更期待兩人會有甚麼火花出現。

飾演阿泰的劉冠廷絕對是近年台灣最有可塑性的演員之一,他能演活任何角色。
飾演曉淇的李霈瑜演活了一個急性子女孩的人生,說話快,動作快,時常笑料百出。

「快慢」的哲學

「快慢」的哲學兩人其實是從小相識,但女主角卻因為「太快」,把許多人和事都錯過和忘記了,包括男主角;而男主角卻因為「太慢」,一直無法跟隨別人的節奏,也讓自己繼續沈淪在小時候與女主角相處的美好當中,因而決定相隨。兩人在那「消失」的一天裡,找到了過往成長的記憶和對愛渴望的憑證,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美好。在電影的上半部,你會因為女主角的「快」,導致糗事連連而哈哈大笑。到了下半部,你會因為跟隨男主角走進那個靜止的世界裡而心有感悟。在「快」與「慢」的頻率之間,反思我們到底遺忘了甚麼,錯過了甚麼。

返璞歸真的美好

沒有賣弄文藝的腔調,也沒有燒腦的劇情,《消失的情人節》其實是一部很簡單的電影,簡單到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它脫離了一貫台灣電影的悲情基調,清新純真的敘事配合夢境與超現實的情境,讓人印象深刻。更難得的是,這部電影說的是升斗市民的人生,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種種,平凡如你我或許也曾經感受過,經歷過。像是憧憬不一樣的愛情,渴望喜歡的人記得自己,這些都源自常人之心,無論你是快人一步,還是慢人一拍,總會在裡面找到共鳴。其實電影可以很簡單,不用很複雜的故事,都能打動人心。特別在如此艱難的一年,或許看這樣一齣平淡不花哨的作品,就已經是最好的心靈慰藉。

《消失的情人節》

導演:陳玉勳

演員:劉冠廷、李霈瑜

故事簡介:

在郵局工作的曉淇(李霈瑜飾) 是個超級急性子,她行事利落、 反應敏捷,偏偏愛情卻急不來, 活了30年依然單身。在日復日沈悶的工作中,她發現有個慢半拍的寄信男(劉冠廷 飾),不論陰晴也每天到郵局寄一封神秘的信。情人節前夕,憧憬愛情的曉淇終於遇上陽光男搭訕約會,脫單在望。怎料一覺醒來,她期待已久的情人節居然消失了!斷了片的她完全沒有那天的記憶,就連陽光男與「慢世魔王」寄信男也同時失蹤!曉淇決意踏上奇幻之程,尋找消失一天的真相,奪回屬於自己的幸福。(即將上映)

TEXT:SAMSAM
PHOTO:電影劇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