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台灣插畫家保羅先生
活在當下 以黑色幽默引起共鳴

2022-05-20

生活的樂趣來自不顯眼的細節,假如你正經歷低潮,台灣插畫家保羅先生的故事或能撫平你的內心。保羅先生的畫風幽默又獵奇,以生活為本,創作一系列圖文作品。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每件生活小事,筆下的插畫除了為讀者帶來快樂,也治癒了自己。「創作必須先滿足自己。」他由衷地說。世界再紛擾,也緊記要活在當下,且聽他娓娓道來自己如何一路走來。

自學畫畫 慢慢摸索風格

保羅先生從小喜歡畫畫,上學感到無聊就會在課本上塗鴉,但他的第一份職業並非插畫家。長大後,他成為了平凡的上班族,直至2014年決定一邊工作,一邊開始「每日一畫」的計劃,隨意塗鴉自學畫畫。從一開始的靜物人像臨摹,到後期加入自己的創意,慢慢累積經驗,並於社交媒體公開分享作品。後因身體狀況而離職,休養期間挑戰以圖文插畫的方式自由接案賺取生活費,一步一步開展了全職插畫家的生涯。

每位插畫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假如你有留意保羅先生的作品,不難發現他喜歡把人物畫得氣色紅潤,甚至會加上油亮的光澤。保羅先生解釋,他對有畫腮紅的人物特別有好感。畫插畫的初期,他在Instagram追蹤了很多喜歡的插畫家,邊欣賞他們的作品,邊學習其繪畫技巧。一路上發掘自己喜歡的元素,形成個人獨特的繪畫風格。

近日,保羅先生在海港城開設《妙想天開》個人展覽,場內有多項作品。細心留意,會發現保羅先生喜歡把人物畫得氣色紅潤,甚至會加上油亮的光澤。

靈感繆斯來自生活

保羅先生認為,創作是為了紀錄。無論是腦洞大開的創意,還是很平常的事情,都值得記下來。「常常會因為文字或視覺上的各種刺激,就反射出一些想法。」他表示,畫圖的靈感多半來自生活,例如逛街吃飯、新聞、電影、朋友的動態等,大小事情都會引起他的注意。工作以外,也對生活保持好奇心,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嚐鮮」。保羅先生樂於嘗試新事物,哪怕別人說哪部電影很難看,哪個食物很難吃。只要有興趣,他都很願意親自感受。

靈感於腦海出現的一瞬間,他會馬上記下來,再把零碎的概念整合,試著把它們畫出來。在減肥、動物、職場趣事等主題中,食物插畫特別受歡迎。保羅先生透露,美食也是他最愛的主題。作為一名「吃貨」,他經常從食物名稱延伸,或是透過觀察外觀得到靈感。例如「手搖飲料三宗罪」、柴犬吐司等作品,一致獲得好評。

保羅先生自稱「吃貨」,今次《妙想天開》個人展覽特地以香港地道小吃作為靈感素材,透過觀察香港美食的外觀與名稱,得到畫面上的刺激,完成了《大佛雞蛋仔》、《喜怒哀蛋撻》及《戲水鴛鴦咖啡》三篇創作。

「創作必須先滿足自己」

以插畫謀生,源源不絕地創作,偶然會遇上靈感枯竭的時候,這是全職插畫家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插畫家的生涯踏入第8年,保羅先生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我告訴自己,創作必須先滿足自己,不能為了創作而創作,也不必為了流量畫自己不喜歡的主題。」遇上「瓶頸位」或「職業倦怠」的時候,他就會停止創作,給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外出旅遊、找朋友聚聚,甚至單純出門散步,讓自己重新感受生活,找回重拾畫筆的動力。

保羅先生的靈感多半來自生活,以減肥、動物、職場趣事等主題引起讀者的共鳴。

把握當下

在創作過程中,家人的力挺和網友的支持同樣重要。他由衷地說:「畫圖文最大的成就與樂趣,就是大家對你的創作有共鳴,無論是貼文底下的留言或民眾觀看展覽時的反應。」不過,以藝術謀生從不容易,保羅先生深有同感。他想過,如果以插畫謀生是有生命週期的話,哪天創作餵飽不了自己,就再找份工作。在圖文創作以外,他對民宿和餐飲相關領域都很有興趣,希望有生之年可以開一家靠海的民宿或咖啡廳。

不過,未來的事誰知道呢?專注體驗生活中的美好,把握當下才算真正活過。正如保羅先生所說:「還有創作能量的現在,就好好把握當下吧。」

保羅先生曾兩次報名參加台灣各地的藝術家駐村計畫,認識了很多國內外的藝術家,一起共用工作室,用很基本的英文和日文聊天,是其創作路上一段特別的回憶。

「海港城・美術館」現正舉辦保羅先生個人作品展《妙想天開》,今次展覽展出了他過去8年近50幅精彩作品,更特意創作了3幅以香港地道小吃為主題的作品,包括《大佛雞蛋仔》、《喜怒哀蛋撻》及《戲水鴛鴦咖啡》。保羅先生以精闢又詼諧的手法畫出爆笑圖文,這些讓人捧腹大笑的作品,為平淡生活添加趣味,有興趣的話不妨到現場支持。

TEXT:Gillian
PHOTO:IG@mr.paul_tw、由主辦單位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