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台灣導演沈可尚:跟婚姻來一場對話

2018-11-15

說起婚姻二字,人們或會想起那些「一生一世」、「至死不渝」的承諾,將其看成嚴肅的話題。台灣導演沈可尚卻認為婚姻並不是建立在誓詞和一書婚紙上,而是建構於恆常的對話裡。他花了7年時間,拍攝名為《幸福定格》的紀錄片,記錄8對夫妻敞開心扉的深度對談。在鏡頭下的男女真情流露,全因心中一直埋藏著許多未曾說出的話。與其說這是一齣窺看婚姻本質的電影,倒不如說這是一場關於情感相處的學習。

從自己開始,學習對話

作為一套以探討婚姻關係為中心的紀錄片,《幸福定格》仿佛就像真實版的《Scenes from a Marriage》(中譯《婚姻暗流》,1973 年瑞典名導Ingmar Bergman自編自導作品)。電影以「婚姻對話」為題,記錄8對夫妻不同的婚姻價值觀。在觀眾的角度看來,肯定好奇為何這些夫婦都願意在鏡頭前,赤裸裸地訴說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對此,沈可尚淡然地說:「我想是因為他們一直都有很多話藏在心裡沒有機會說出口,這是一個機會讓他們重新學習對話。」

電影原本的構思是希望講述華人社會的婚照文化,可是跟隨受訪者拍攝久了,沈可尚發現一張婚照根本無法表達他們對婚姻的想像,也不該是概括一段婚姻的憑證。已婚多年的他,開始思索他到底關心的是甚麼。「我發現婚前兩個人天南地北都聊,談夢想談成長,婚後雙方談話的內容變得很事務性,都是生活分工之類的對話,專心聆聽彼此說話的機會怎麼這麼少?」從自身反思,讓沈可尚決定,不如聽聽其他夫婦的婚姻生活是怎樣的。

電影中的受訪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都各自面對著不同的問題,沈可尚認為每一段關係,都需要時常保持對話。

婚姻生活的哲學

電影《花樣年華》裡,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說過一句讓人深刻的對白:「我以前都唔知道原來結婚係咁複雜,如果一個人,你自己做得好咪得囉,但當兩個人相處嗰陣,你自己做得好係唔夠㗎。」在看畢《幸福定格》後,筆者的腦海裡一直盤旋著這句話。正如沈可尚所言,婚姻就像要做好一份工作,過程或需要作出犧牲及付出代價。「我相信每段關係的開始,大家的思想都是個體的,對婚姻也是帶著浪漫的憧憬。誰會知道一起生活後有這麼多的問題,小至今天誰打掃衛生,大至如何肩負照顧雙方父母的責任,都不是一個人的事,都需要溝通。」

問及在導演的眼中,理想的婚姻是怎樣時,他思索片刻,沈著地說:「該是在任何時候都能讓彼此感到放鬆,不去衡量對方怎樣才是好太太、好先生的關係吧。」他解釋,兩個人相處,不應該習慣「要求」對方,而是要找到彼此可以相處的方法。 「面對朋友,我們都很容易接受『他就是這樣的人,他就是有這些壞習慣』,那為甚麼對待另一半,就特別苛責呢?因此常常保持對談,讓它成為婚姻生活中的習慣,嘗試從中找到相處的方式。」

《幸福定格》
導演:沈可尚
片長:85分鐘
語言:國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故事簡介:
記錄8對不同年齡及背景的夫婦,面對鏡頭道出婚姻問題。婚姻中種種衝突,在對話中袒露,連枕邊人亦從未察覺。藉著對話,夫婦嘗試相互理解,寛容相待。

發掘一般人的故事

拍攝平凡的夫婦,跟他們相處及接觸後,讓沈可尚了解到自己多年來在拍攝紀錄片的路上,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面向大眾」。「某一次的放映會上,有觀眾跟我講,很高興有人終於在乎『我們』。『我們』就是大眾,就是一般人,他的話讓我突然醒覺,發現拍攝紀錄片的人仿佛都會背負著一個要探討社會大議題的使命,往往忽略了大眾的生活,他們的渴望、夢想、掙扎是甚麼,怎麼好像就沒有人在乎呢?」過去沈可尚拍過自閉症的孩子,探討過人類與自然的衝突,拍紀錄片讓他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可是現在的他更在乎一般人的故事,想看他們在意甚麼,煩惱甚麼。

「現在的我並不想再去尋找題目,而是想去感受題目。所以現在我會拿自己的經驗和處境作為出發點,過程中自然會出現有感覺的題材。」拍攝《幸福定格》,沈可尚笑言也是因為自己身陷婚姻的迷局,才讓他想要了解其他的夫婦到底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我想如果拍紀錄片不再假設這個世界在關心甚麼,也不用假設自己要當一個振臂疾呼,疾言厲色的帶領著時,從自己的處境出發找題材,這樣拍片子我會覺得愈來愈有動力。」紀錄眾生相,講述平凡人的故事,才是沈可尚未來繼續拍紀錄片的方向,因為他相信,我們常人的聲音,值得受到重視。

沈可尚
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為資深紀錄片丶劇情片及廣告導演,現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一職。紀錄片作品包括《噤聲三角》、《野球孩子》及《築巢人》等,曾獲多個獎項,包括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獎及金馬獎等。

探討婚姻生活的電影

《幸福定格》以紀錄片的形式探討婚姻關係,給予人一種毫無修飾的真實觀感,讓觀眾直視一段段婚姻關係存在的問題。而關於這個主題的戲劇類電影,一直不乏佳作,以下兩套便是值得大家觀看及思考的例子。

《Force Majeure》(愛情中的不可抗力)(2014)
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執導的黑色喜劇,講述一個家庭在度假時遇上雪崩,丈夫第一時間自保離開,妻子在千鈞一髮間奮力保護子女,雖然最後一家平安無恙,卻因此事讓夫妻間的關係陷入僵局。電影從男女兩性間的不同觀點,看盡夫妻背後的想法,讓人反思一段婚姻是否像俗語所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是在面對重重暗湧時,坦然地接受?

《Husbands and Wives》(1992)
Woody Allen執導的作品,仿佛就是《Scenes from a Marriage》的姊妹篇,是一套關於愛和婚姻的電影。該片透過混合戲劇與偽紀錄片式的說故事手法,運用大量對話來探討夫妻情感的始末,妙語連珠的對白地把現代人的情感和生活狀態描繪得淋漓盡致,Woody Allen的劇本寫得精妙是人所皆知的事實,還有誰比他更擅長描寫紅男綠女的情感世界?

TEXT:SAMMY
PHOTO:BILLY、電影劇照、網絡圖片
VENUE: EATON HK
#6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