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慢 可是我很幽默

創作只因「太無聊」?
24歲的Shirley,一身文青打扮,是個冷冷的美人胚子。然而,聊起來便盡展其少女直率。「我也不知道為何自己可以堅持做刺繡,因為喜歡吧,亦可能因個人『太無聊』,要找一點『世藝』。」說罷隨即咧嘴而笑。仍然在學的她,正於大學修讀視覺藝術,接觸不同的藝術創作,如繪畫、攝影、金工、陶瓷。小時候已喜愛針黹的她,常做不織布公仔自娛。兩年多前看見朋友做的刺繡作品,便引起興趣,看書、上網自學技巧,利用空閒時間做刺繡,製作布袋、散紙包、襟針、耳環等自家設計,並成立小蓮婆婆。一起步,她預到不少難題,遇到瓶頸時,不明白為何「整極都係咁」,又不知可向誰人討教。直至開始有訂單,才逐漸建立起信心。

驟看她的作品,針線細膩,懶洋洋的香蕉人、表情趣怪的貓咪,不難被Shirley的正能量感染。她以「搞笑、可愛」來形容自己的風格,著實適切不過。「我喜歡做『白痴』的圖案,自己開心便好。」



與心靈對話
「我稱自己為『婆婆』,因為我是一個很慢的人。刺繡對我來說是一種治癒自己、休息的途徑。不用想太多,只專注在自己的針線上。但這個社會其實頗不容許自己做這事情,因為香港人不會因為你花逾十小時去做一個刺繡圖案,而付出一個較高價錢,所以『真係搵唔到食』。」最近她開始設立工作坊,教授針步,收入稍有改善。「很久以前已有開班念頭,但有感自己技術未到家。現在讓參與者去製作自己喜歡的圖案,意義更大,亦可藉以支持自己的刺繡創作。」


Shirley早前與友人合辦藝術展覽,初嘗立體刺繡,以三個多星期繡出作品《山的迴響》。其是Shirley幻想中的一片山水樂土,以意境主導,並形容為「與自己的對話」。對Shirley來說,刺繡絕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表達自己的藝術媒介。小蓮婆婆暫時停接訂單,與其不斷趕工縫製客人要求的「貨品」,她更希望花更多時間鑽研個人的藝術創作。「最高興的是有人欣賞自己的作品,有更多人認識刺繡,並明白這是值得花時間去做的。」


小蓮婆婆的主理人。
Facebook:小蓮婆婆Littlenpopo
查詢:6739 9670
TEXT‧TRACY
PHOTO‧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