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古洞裏 以木薯解鄉愁

2017-08-28

最緊要有得種植,市區地方細,人又冷冰冰,還是古洞好。

娥姐木薯解鄉愁

與芳姐一樣,娥姐也是嫁過來古洞的。她是印尼華僑,人來了古洞,也把印尼的木薯來過來。「有時好想食家鄉木薯,香港又沒有,幾年前表妹便從印尼帶來,我將木薯莖留下來插在泥裡種便可。木薯粗生,隨幾日淋水便可。在印尼全年天氣暖,七八個月便收成,一年兩造,香港嘛,則要種一年才有收成。」娥姐家門前後園數數也有十數棵,她說種多了便送街坊兄弟姐妹:「這裡都這樣,互相送贈。所以我很少出市區,人與人之間無表情,冷冰冰的。」娥姐還會教古洞街坊煮木薯:「葉可以炒菜吃,根便是最重要部分,要花力氣挖出來,像蕃薯。我沒有力氣,都是老公幫忙。挖出來刨成溶可以蒸糕吃,很煙韌,那個特製的刨還是我從印尼帶來的呢。」

有了木薯解鄉愁,娥姐便安心在古洞繼續簡樸的種植生活:「自己種無農藥,安全好味,內地來的不是說有毒嗎?」除了種菜和木薯,她最喜歡種花:「甚麼花都種,喜歡把家周圍種滿鮮艷的花,最想種玫瑰,但聽說很難種。」娥姐聽力不太好,所以話不多,但每次說到新界東北發展,她都耍手:「市區大廈樓宇空間細小又窄,連人都無得走動,更別說種花種菜,我最怕無得種花。」

TEXT/ NAOMI
PHOTO/ WA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