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卯黑刺青 X 阿梁:紋身是畫不是畫?

2018-04-13

 「紋身店就不可以有紋身以外的畫作嗎?正如我們一直都很想問,為何紋身不被視作畫的一種?」紋身與插畫,一個畫在皮膚上,一個畫在紙上,除了載體不同,兩者的距離其實有多遠?卯黑刺青的紋身師想知,本地插畫師阿梁亦想知,一個好奇問題,連結起兩個單位,聯乘出一場緊扣本土主題的破格紋身插畫展。那到底是紋身還是插畫?答案是,以上皆是!

不為紋身而到訪紋身店

生平第一次去紋身店,難免會有一分緊張,兩分幻想。從時代廣場門外的橫街轉入唐樓,往上爬的每一級我都在想,待會迎接我的會是長髮披肩的彪形大漢嗎?他的工作間,又會否如電影中呈現的那種充滿骷髏頭的黑房?推開 The Rabbit Cave 的玻璃門,眼前的卻是一片純白,牆上井然有序地掛滿手繪插畫,環顧四周,與其說是紋身店,更像是一個寬闊、雅淨的藝術展覽廳。

「卯黑刺青整個空間分為兩部份,一邊是以黑色為主調的工作間,另一邊則是以純白為主色,名為TATTOO & GALLERY的藝術展場,用放擺放我們自己創作的畫作,並會定期邀請藝術家駐展交流。目的,是為了打破大家對紋身店作業感濃厚的既定印象,不再是想紋身才到紋身店。」

作為卯黑刺青的紋身師之一,阿賢和他的三位拍檔都不約而同熱愛本土文化和插畫,平日執起畫筆,不一定是為了工作,可能單純靈感到,出於創作的熱誠,就即席揮筆,借插畫抒發生活感受。或許與大家想像不同,但紋身師畫出來的作品不全然是販賣用,隨著作品愈積愈多,幾個大男孩索性將店面一半區間出來,在寸金尺土的鬧市中極致留白,以擺放三人的藝術作品供來客和大眾欣賞,這個某程度上頗為奢侈的決定,就為這所紋身店增添一隅寧靜的藝文空間,一個獨一無二的個性門面。

刺青遇上插畫

同樣熱愛本土文化的,還有插畫師阿梁。早前阿賢他們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阿梁,互相看到大家的作品後就一拍即合,兩方都希望跳出自己的框框,嘗試把紋身和插畫找出中間點。企劃的首部,就是上月底的一場合作展覽,卯黑刺青與阿梁像是交換功課一樣,大玩Crossover互換專長,由阿梁手繪設計刺青,並將他的著名畫作「龍珠 孫悟空」轉化成刺青紋在客人身上;卯黑刺青則從阿梁的畫作中取材,創作出多張受阿梁筆下角色啟發的搞鬼概念圖案,不說你大概也猜不到,原來每位紋身師暗地裡也是風格各異的個性畫家。

要玩,當然要玩到盡。除了靜態展覽,他們今次更特別於4月2日舉行紋身快閃日 (Tattoo Flash),由卯黑刺青的紋身師將今次聯乘創作的畫作紋在來客身上。紋身作品以本土、電影、動漫為題材,有大家熟悉的龍珠角色,當中滲透香港的市井元素和街道風貌,每個紋身圖案均是獨一無二。

插畫師阿梁特別為是次紋身快閃活動而設計了三款圖案,筆者當日自動獻身選擇了渣古與高達的合體圖案(也都只停留試水印階段),東拼西湊的Hybrid感覺,恰好呼應今次刺青與插畫的跨界聯乘。

名作畫中畫 「龍珠 孫悟空」

若你未曾聽過阿梁這名字,你都必須要知道他筆下最有名的作品「龍珠 孫悟空」。阿梁最擅長繪畫畫中畫,這幅遠看是孫悟空的大頭,近看才發現原來包含20張原著漫畫中的名場面,技巧出神入化。此畫不但紅到連日本媒體都報導過,原圖真蹟更曾被人叫價6位數字港元意圖收購。

現在這幅名畫因為這次聯乘企劃,就難得地從紙轉化至紋身圖案放到人的背上。阿梁自己亦笑言:「一個畫家最大的榮耀,莫過於有日行街,偶然看到你的畫作成為了別人背上的刺青圖案!」

本土即真實 惟真實唯心

訪談中,阿賢他們多次提到「本土」二字,是為今次聯乘的大主題。所謂本土文化,近年經常聽到,意義卻眾說紛紜。當紋身師、插畫師在呈現本土的時候,他們想表達的到底是甚麼呢?

「本土於我,是一份生活中的真實感。」阿賢從虛實間覓尋一地的根,因為生於斯、長於斯,就會希望用畫筆留下記憶中這城市最貼近民情的真實一面,而非外國人眼中,那個只剩下高樓與霓虹燈,局部美化了的香港。

阿梁不單在今次展覽,從他開始畫畫以來,主題從未離開過香港,龍珠漫畫、電影巨星通通都是80-90年代風行一時的流行文化,年前他創作了一個名為《九龍》的系列作,用九幅畫,來承載他對九個九龍地區的觀察和想像。

「這與一般的寫生不同,都是一份不誠實紀錄。」阿梁多番強調了「#不誠實紀錄」這個名詞,原因是,他每次繪畫前雖然會先進行一番社區考察和資料搜集,但他還是喜歡加入個人回憶和想像,每每都會創造出一幕幕時空錯亂的畫面。「開始畫畫時,我就在想,既然都有相機了,為何繪畫還要追求100%的紀實呢?不如自創一個世界觀,從我碎片化的成長記憶中,拼湊出香港這幅拼圖,集體回憶才是靈魂所在。」

阿梁家住西營盤,在創作《九龍》前率先走訪了九龍各區田野考察,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創作距今不足十年,畫中已有不少「與現實不符」的地方。有舊樓被翻新重建、有老舖被強收清拆,當中包括曾屹立於深水埗區多年的蘇屋邨。

———————————–

畫中畫難畫嗎?
揭示創作背後秘辛

九龍系列

「很多人以為畫龍體很花時間,其實周邊的雲霧才是長命功夫。當初我想過用印章,惟效果不佳,最後還是堅持手畫,呈現出來的質感截然不同。」

影星系列

「要先決定構圖,再選材,將適合的素材放進去。大概兩週才能完成一幅,前期資料搜集最花時間。」

交換試卷 遊走刺青的邊界

阿梁坦言因為怕痛而未曾紋過任何圖案,由於缺乏經驗,二方在聯乘今次活動前進行了不少磋商。當中最困難的一個部份,是阿梁的作品向來都線條複雜、層次豐富,要順利過渡成刺青,阿梁就要改細尺寸,簡化線條和結構。

卯黑刺青的三位紋身師則從動畫、電影和本土三大主題出發,參考阿梁的風格而畫了幾款新作,玩法各異,有些以刺青的點紋技法營造漸變視覺,另有致敬名作《龍珠》,定格描繪大壞蛋死前一幕的趣怪衰相。兩個單位猶如交流試卷,對換球衣,在對方的領域中自由借題發揮。

阿梁  插畫師

於08年開始創作「不誠實記錄」插畫:將風景及地標突破基本透現設計框架,並拼湊成獨有形態,畫面生動、破格。多年來屢獲公開比賽獎項,並積極與不同品牌合作。

阿賢 紋身師

08年機緣巧合下經朋友介紹在香港一家紋身店當上學徒,正式開始接觸紋身,其後亦曾開設紋身工作室,加入「香港宇宙刺青」擔任紋身師,甚至參與世界各地的紋身展覽,現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於銅鑼灣開設「卯黑刺青」。

Text:一樹
Photo: Frank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