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熠熠燈光照亮著前行的路,奪目、閃爍、迷人的招牌講述著城市的故事。再抬頭,卻不見昨夜燦爛的光,沿途空蕩蕩得彷彿被掏去靈魂般,繁華不再。說來也並不誇張,昔日掛滿大街小巷的霓虹燈確實是這座城市的靈魂之一,見證香港歷史與文化發展的霓虹燈招牌,可以說是香港最矚目的風景。不少外國人對於香港的第一印象依舊還是那個五光十色的夜;而電影、文學作品中也時常有霓虹燈作襯。
只是這些曾點亮此地的霓虹,大多都逃不過消失的命運。一幅又一幅霓虹燈因老店結業、舊樓拆遷、建築安全等緣由而被拆下,從此消失於鬧市。最近,一齣以霓虹燈做主角的電影《燈火闌珊》帶來了霓虹燈招牌背後的故事,可同時,僅存的霓虹招牌卻持續拆去。究竟這些年來,有多少熄滅的燈火,多少遠去的故事?

【南昌押】
南昌押位於南昌街與汝洲街交界,建於1920年代,屬香港罕見的戰前轉角唐樓。唐樓掛有兩幅「蝠鼠吊金錢」霓虹燈招牌,形狀設計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型態。招牌頂端為「囍」字,帶有吉祥之意。圓框中的「押」字和「萬字邊」的勾勒也是當舖招牌的特色。只是這個逾半世紀、承載香港典當業輝煌歷史的特色招牌,最終因違反《建築物條例》而於年初被勒令清拆。

【冠南華】
冠南華是創立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中式婚禮服飾老字號,以手工精細的裙褂聞名。同樣屹立近半世紀,位於油麻地,被稱為「最幸福霓虹燈」的一對霓虹招牌也是一處著名的地標。這一對霓虹燈招牌有兩幅,一幅是帶有紫色英文招牌,襯上黃色波浪勾勒的「冠南華婚紗」招牌;一幅則是綠框紅字的「冠南華」。奈何這對「最幸福霓虹燈」最終也難逃清拆命運,於2022年8月被拆下。



【大同老餅家】
大同老餅家創立於1943年,以賣中式唐餅聞名,其元朗總店每逢中秋前夕更是熱鬧非常。六十年代起掛上的兩層高霓虹招牌,也是元朗地標之一。大同老餅家霓虹招牌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採用黃色底加上綠框紅字,招牌四邊模仿舊香港燈籠、以中式花紋弧形設計,更有種中式傳統的味道。在大時大節看去,與人龍一併,甚是喜慶。但這畫面隨著2022年底霓虹招牌的拆去而不復存在。

【鷄記蔴雀耍樂】
鷄記蔴雀創立於1930年代,在1956年成為第一間獲政府發牌的「蔴雀學校」。成立以來,鷄記蔴雀就以公雞造型作店舖商標,所以後來豎立的霓虹燈招牌,公雞造型也成為其標誌。即使不同分店的招牌各具特色,如廟街豎立在外牆上,以麻雀用色的方形砌成邊框;觀塘店則是橫向招牌。但公雞商標均會保留在霓虹招牌上。霓虹招牌遭清拆後,被納入M+館藏,大家也只能在館內觀賞。

【森美餐廳】
同被納入M+館藏的還有位於西營盤森美餐廳的「森美餐廳」霓虹招牌。霓虹招牌約在1979年已經屹立於西營盤,被街坊視為地標。招牌由餐廳老闆葉聯設計,最特別的地方便是其高3.6米、長4.5米的巨大牛型設計。牛牛招牌在2015年被拆走,被M+博物館收藏。

【翠華餐廳】
位於佐敦的的「翠華餐廳」霓虹招牌也非常有特色。豎立的招牌有數層樓高,頂端的「羅馬柱」設計配上「魚蛋稱霸 咖哩稱皇」的介紹別有一番趣味。加上招牌繽紛的色彩,看上去便知道其霓虹管設計的複雜程度。只是這麼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光,還是要落地,「翠華餐廳」霓虹燈招牌最終在2020年被拆下。

【利工民】
創立至今100年的香港製造內衣品牌「利工民」,其「金鹿線衫」聞名已久,甚至在李小龍、周星馳等巨星出演的電影中,也穿過利工民底衫。利工民霓虹招牌上,自然少不了那隻栩栩如生的金鹿,在夜色中更顯活潑。只是分店的「金鹿」霓虹燈牌相繼被拆下,僅剩於灣仔的霓虹招牌如今也將被拆卸,意味著在也看不到那隻躍於黑夜中的金鹿。



Text:Vincent
Photo:IG@ streetsignhk、mr.dr3w、missytam、ykkknow、w.t.h.k、inmemoryof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