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匿名藝術家「美術太郎」
童心作畫 潤澤心靈

2022-04-12

雖然大家都明白不應該以貌取人,但”Your face, your fate”卻是不能否認的殘酷現實。日本藝術家「美術太郎」打從心底討厭這種觀念,尤其對於欣賞藝術創作,他更認為不應該與藝術家的真實身份、知名度及相貌掛勾,而為了讓大眾用最純粹的心態去欣賞作品,他多年來堅持以「美術太郎」的名義創作,亦歡迎任何人用同一名義去完成作品。

堅持用童心作畫

畢加索曾說過:「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了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幼童用最單純的心去塗鴉創作,那份真摯的情感堪稱無價。「美術太郎」的作品充滿童趣,原來他亦花了很多時間,從世界各地的童畫中學習,並取得靈感。他表示:「幼童畫的線條背景表現出廣闊的空間,令人感受到永恆的無限伸展。」而一直仰望天際的兔子就是他畫作中最常出現的主角。

上月剛舉辦過展覽,亦曾在東京、大阪,以至北京舉行過多場畫展的他,分別推出過不同的作品系列,每一次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曾以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所提出的「集體無意識」(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為概念,創作了「角色系列」,透過像一面鏡般的作品,映照出觀賞者不受限制的內心的狀態。另外,他亦曾以著名作家及自己的簽名創作了「NO品牌系列(NOブランドシリーズ)」,以及用電腦Error去表達記錄及記憶的「錯誤的美術系列(エラーの美術シリーズ)」,每個概念都相當嶄新。

藝術為心靈帶來營養

今時今日,很多人都視藝術品為投機工具,認為是有錢人才負擔得起的奢侈玩意。美術太郎卻有另一套看法:「真正需要藝術調劑的並不是有財有勢的強者,反而是清貧的弱者。因此,比起畫一幅值100萬的畫作,我會選擇畫100幅只值1萬元、但人人負擔得起的作品。我希望自己的畫作可以靠近大家的心靈,成為其他人內心的營養品。」

他的作品令人過目不忘,但他卻謙稱自己沒有強烈的風格,只是經常探索畫作留白更深處的東西。在這個充滿不安感的功利社會裡,美術太郎一直追求着童心的創作,或許因為這樣,他的作品才能直達不同人的內心深處,讓大家的心靈得到慰藉。

TEXT:Ivy
PHOTO:美術太郎@biijutsu_tar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