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北極跑手準備中 梁小偉:大家跑幾多,我跑幾多

全城馬拉松中毒,今時今日,朋友傳來日本、韓國跑馬拉松的相片,你沒準已不再嘖嘖稱奇,若然是到北極跑馬拉松呢?

「在零下十幾度嚴寒中,冰雪積到膝蓋高,每一步都舉步維艱!」視障跑手梁小偉(Gary)沒有誇大,年前他跨越千里到南極跑全馬,切身感受過冰極世界的寒氣。四月,香港才剛踏入初春回暖,他正準備前往北極,完成人生另一場極地馬拉松圓夢。

<Blind Runner>,筆者一直想到這個雙關詞。Gary不為跑而生,但因為跑而活著。說不定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這位北極跑手的真實故事比電影還來得精彩吸引。

Profile: 梁小偉

香港的10公里、半馬和全馬的視障紀錄保持者。2017年成為了首位跑畢南極10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事的視障跑手。

南極100公里超級馬拉松 攝於2017年1月

從最南到最北
備戰全球最寒馬拉松

去年十月剛完成一場台灣環島大縱走,Gary現已密鑼緊鼓備戰著四月的北極馬拉松。你問:「不辛苦嗎?」說不辛苦是假的,到日韓尚可說是「歎世界」,到北極卻絕非講玩。賽事被譽為是「全球最寒冷馬拉松」,賽道設於北極圈內,一塊位於北緯89度至90度之間的巨大浮冰之上,沿路盡是白茫茫的一片冰雪。雪地既滑又費力,跑手需抵禦變幻莫測的冰極氣候,爭取最佳個人成績。

跑步的意義,誠如村上春樹所形容:「痛是難免,苦卻是甘願的。」提到痛,Gary亦不諱言曾經在南極幾近凍傷的入骨之痛,但跨過了那段虎口危機,驀然回首,一時的痛,不過是磨煉意志的苦口良藥。意志不是消耗品,愈用就會愈強盛。類似的機會再臨,Gary義不容辭地接下這個畢生難求的挑戰,連同紀嘉文、植永強一同代表香港遠征北極。為的,就是不留下一絲遺憾。

1000公里慈善環台跑 攝於2017年10月

極地作賽 致勝準備三招!

一.鍛煉提腿
極地氣候不穩,遇上厚積雪時,跑手就像在沙地上一樣難以疾行。Gary今次特別加強提腿訓練鍛煉臀肌和腿後肌,確保在積雪中的持航力。

二.防曬要做足
北極沒有時區之分,在4月份更會出現永晝。換言之,北極跑手將受到長時間的暴曬,故需要持續塗上防曬霜,並確保水份攝取充足。

三.乾爽穿衣法
提到北極,大家一定知道要保暖,但其實保持乾爽亦非常重要!大會就建議採用近年流行的「洋蔥式穿衣法」,亦可加上手襪和面罩,防止寒風刺傷皮膚。

大家跑幾多,我跑幾多

訪問當日,我相約Gary在山丘上的一個跑場,晴空萬里,惟必先爬近百級階級才能抵達。臨行前得悉當日早上Gary已率先跑了10km訓練,「頂得順嗎?」我問。「當然無問題!你帶著我走就得了。」別的不說,談到運動,Gary幾乎不會「縮沙褪軚」。縱然他看不見終點,只要有人領導,還是會認真地一一走完。

路途上,我們的攝製隊相繼體力透支而落後休息時,前方的Gary卻還未喘過一口氣,我笑稱:「已經分不清是誰在領隊了。」賽道上,Gary從不給予藉口懈怠。「我看不見,需要領跑員的輔助才能作賽,但不代表因而跑得比其他人少或輕鬆。」南極又好、北極又好,跑手的路程是公平一致的,Gary無需因為視障而獲得甚麼額外優待。撇開視覺一環,他在跑道上與常人無異,這份一視同仁是他珍視的尊重。

沿途美好 用心細味

「看不見,但仍然可以去聆聽、去觸摸、去感受。作賽時,身邊跑手腳步聲漸行漸近,從呼吸聲可以大概猜到他的體力狀況,以前沒有特別留意到這些小細節,現在卻無比清晰入耳。」聽來很玄,當人清減花花世界的炫目,心念回歸於內在,剩下的感官自然會獲得激發,愈加纖細、敏銳。Gary說,他與大家一樣享受旅遊,熱愛品嚐各國美食。有些國家盛產手工小擺飾,他摸上手覺得材質獨特、形狀好玩的話,就會順便蒐集回來收藏或送給親友,紀念品隨著跑程里數而遞增,好風光常在心,精彩依然。

跑步從不孤單

都市人鍾情跑步,一大原因是無需事前張羅,興之所至,一人亦可輕裝上路,樂得逍遙的跑街族愈見普及。對視障跑手而已,跑步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就連日常訓練,都一定要有領跑員相伴輔助,如影隨形。「往好處想,彼此多了一個談話對象,路上不孤單。」Gary言談間一直提到Jennifer和阿植(植永強)兩位跑步拍檔,後者和他結識於南極,未來亦將一起征戰北極之巔。

賽道上互相扶持的故事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領跑員的工作除了陪伴、輔助,浪漫一點,其實亦可視作視障跑手的眼睛,代他去看,然後將眼前的美好風光口述出來,充當 Story teller 的角色。

當日阿植不在,筆者兼任Gary的臨時拍檔,一眼關七路況,並以清晰準確的指示導航,絲毫不能鬆懈。聽來很困難,其實關鍵在於彼此默契。「當呼吸步調一致,其實輕輕一拍就能傳達訊息。合作久了,自然會明。」語音剛落,一隻毛茸茸的大狗搖著尾巴從我們腳邊悠然經過,看見這幕,眾人笑了出來。Gary好奇問我怎麼了,我嘗試將這個日常不過的畫面描述給他聽,「哦!」 Gary發出那種像是被治癒了的喜悅聲音。兩個人並肩前行的意義,就在這短暫的頃刻顯現得淋漓盡致。

閉上眼,行步路都怕跌倒
未知、恐懼使人裹足不前
「起初一定會驚,但我真的很想證明自己做得到」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十年前,Gary一覺醒來失去視力
世界從此沒有光
一息尚存,賽事還沒完
人生下半場,他投身於跑道上
最精彩的故事,原來才剛剛開始

一根繩 連繫兩個人

視障跑手到底如何安全完成賽事?原來就是靠一條領跑繩。領跑繩的構造簡單,尼龍製的繩長約一米,繩頭兩端分別備有套圈,領跑員和視障跑手各執一端,跑起來就像「二人三足」般講求均速和合拍性。Gary強調,很多人以為領跑繩是溝通的橋樑,其實作賽時要靠領跑繩指示的情況不多,更深的一層意義,是讓視障跑手知道領跑員一直在身旁,打下信賴與羈絆的強心針,令兩個獨立個體真正融為一體。

陪跑也精彩

人生步履不停,同樣是跑,可有想過一邊跑一邊將運動樂趣帶給他人?領跑不能小班教學,每個跑手組合都必須要一對一才能成立,是以每多一位領跑員就能帶動多一位視障跑手起步,一同感受康體運動之樂。「香港失明人健體會」一向積極舉辦專為視障跑手而設的活動,只要接受過相關訓練,領跑員就能協助不同能力的視障運動員作體能訓練、步行、競步及長跑等運動,陪跑也精彩!

賽事最新情報:www.facebook.com/npmarathon/

#601_Getmove
TEXT: 一樹
PHOTO: Franky

相關文章